大疫之年的心灵书写 报导文学奖项重返擂台
首届报导文学推荐奖得主古蒙仁(本名林日扬,图左)。(古蒙仁提供)
曾经开启国内报导文学风气的《时报文学奖》,今年「报导文学奖」奖项再度重返擂台。《中国时报》总编辑王铭义表示,「在大疫之年,人们经历疫病痛苦和死亡悲剧,对生命无常有更深刻的体会,而报导文学是疗愈心灵的一帖良药,也是记录一个特殊时代的真情书写。」
王铭义表示,《中国时报》举办时报文学奖的报导文学奖项,曾挖掘许多当代杰出的创作名家,他特别鼓励青年作家、新闻工作者以及有志写作者都来参与这场文学盛会,「希望透过恢复奖项,让有兴趣的报导文学创作者,分享他们在特殊年代的真实体验和历史见证。」
1978年《中国时报》首届时报文学奖,当时主要文类为「小说奖」、「报导文学奖」,其中「报导文学奖」举办届数分别为第1届到第5届,第14届到第23届,第28届与第31届,今年迈入第42届,再次恢复报导文学奖项。
首届报导文学推荐奖得主古蒙仁表示,他当年的得奖作品〈黑色的部落〉,书写偏乡地区新竹秀峦村(现在的司马库斯)道路不通又没有电力的生活状态,文章一出,社会高度重视,隔年1979年秀峦村因此有了电力,近年他还受到部落邀请,重返秀峦村。
古蒙仁表示,当他回到部落时,收到头饰奖项,内心非常感动,「作为写作者,文章能产生实际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回馈,部落颁给我的头饰,我把它视为是文学奖的最高荣誉。」
古蒙仁表示,农渔矿村都曾是他的写作题材,「报导文学是一种现实的书写,是带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挖掘身边周遭的事情,追求社会正义。」
「在愈来愈片面化、影像化、标签化的网路媒体时代,报导所呈现人的生命愈来愈少。」在大学教授报导文学长达20年,自己在学生时代报导文学作品〈矿坑里的黑灵魂〉至今仍被多校选入课程教材,杨渡指出,值此大疫之年,更需要报导文学。
杨渡指出,在倾向消费化而失衡时代,很多底层人和声音乏人问津,「比如许多中、南部贫苦小孩,爸妈都在外打工,和阿公阿嬷生活,本来营养午餐能够打包当老人家的晚餐,现在因疫情停课,这些家庭怎么办?」
从感性视角贴近人的生命,以理性思考保持距离感,看这样的人物在社会中会是什么样的角色,能怎么改变?杨渡认为当报导文学在此时被重视,才有更多的目光凝视社会的不同角落与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