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厚之/国道交流道改名 为什么北高行、台南不行?
▲高公局的交流道的出口预告标示改名,惹来民怨。(图/高公局)
高公局日前预告要将国道一号台南境内三个交流道的出口预告标示,由原本的「永康、大湾、台南」改用路街名的「中正北路、复兴路、中山路」,结果引发在地的民怨,包括台南市长黄伟哲、交通部长林佳龙和当地民代都一致反对,高公局只好快速回应,决定将3个交流道再次改名。
台南的立委林俊宪也在脸书上写到,光是大台南就有19条中山路,高公局越改越模糊;他同时批评高公局,事前没有征询地方意见和用路习惯,说改就改、自以为是,完全体现官僚的傲慢。
根据高公局最初发布的新闻稿,之所以要将原本的「永康、大湾、台南」三个交流道改名,是因为台南县市合并升格之后,已经没有以「台南」为名的区名。
有民众反应原本标示的永康、仁德、台南地名混淆不清,所以比照台北、高雄两直辖市,市区路段有多处交流道出口的作法,以路街名做为出口标示预告,但交流道名称仍维持永康、大湾及台南不变。
「台南交流道」在地人一般会称之为「仁德交流道」;就像台中的大雅交流道,当地人有人会称为「中清交流道」、「台中交流道」有人会称为「中港交流道」一般。但不管大雅交流道或台中交流道,出口预告标示写的都是「台中/大雅」、「台中/沙鹿」,并不会标示路名。
这也是高公局受到批评的主因,类似的状况台中都有,为何会想到要改台南的出口预告标示?再退一步讲,即便是高雄市,冈山、楠梓等交流道也都没有改用路名出口预告标示。
检视所有高速公路的出口预告标示会发现,用地名是常态、用路名是少数。国道一号从南到北,只有台北市的康宁路、成功路、南京东路、建国北路、松江路、滨江街、重庆北路,以及高雄市的九如路、建国路、中正路、三多路、瑞隆东路几个路名的出口预告标示。
稍微思考就会了解,台北、高雄这两个路段,国道一号穿越市区的蛋黄区,不少市民会把高速公路当成市区的替代道路使用,所以详细、精准的标示,才会更符合用路人的需求。相反的,国道三号在北、高两市,并不经过这样的蛋黄区,所以全线没有任何一个出口预告标示是用路名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东湖交流道与内湖交流到相距仅2公里、圆山交流道与台北交流道相距也是2公里,高雄交流道则是在367公里处有3个出口,民众如果下错一个路口,不仅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也会增加市区交通的负担。。
反观台南市区的3个交流道,都位于原台南县市的交界,并没有通过市中心,永康、大湾、台南交流道之间的距离分别是5公里跟3公里,而且大湾交流道还仅有南下出口跟北上入口,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交流道。
在所有主客观条件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高公局只因为「台南」两字大费周章,把北、高两地的经验硬套到台南身上,也难怪会惹得一身腥,落得一个地方不买单、中央不背书的处境。
热门推荐》
►钟文荣/幸福若用所得衡量 九成以上的人都不幸福
►钱世杰/闲聊一下财富自由的3个重点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