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梦成真:抢救国片大作战?

陈去非

最近台湾电影最夯的话题,就是魏德圣大导演担任监制的大部头电影:《Kano》,它的话题性来自三个方面:

(一)第一部不讲普通话(国语?)的日语系电影

(二)由日本影星担任主角的台湾产电影

(三)宣称台湾岛内必须有「六亿票房」才能打平的天价电影

就前两个方面而言,这部影片虽然忠于日治时期的族群语言(日台原民)实况,但对于多数不谙日语的台湾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其实是个全新的挑战。可是如果角色们都改成说普通话(国语?)和台语原民语,难免会招徕更多的揶揄吧?就像先前林志颖主演的《义贼廖添丁》那样滑稽古怪!

(1)报载文化部已表明这部电影参加金马奖角逐「不成问题」,因为符合新修定的「金马游戏规则」。

(2)接下来是部份国人从意识型态出发,对这部电影是否亲日或媚日的质疑和争议,在民主和多元价值的台湾岛内,这争议其实说穿了没什么实质意义魏导前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以莫那鲁道抗日运动(雾社事件)为主题,它的「政治正确」

应该无庸置疑,但是在大华人区,尤其海峡对岸,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政治正确」而开出亮丽票房,反而被批评「过度血腥暴力」,碰了一鼻子灰。所以,无论任何人说魏导是亲日(反中?)还是抗日(亲中?),就魏导前后这两部调性明显不同的电影观察,任何一种结论都似乎相当主观武断,而且对一位执着以电影来叙说故事的艺术工作者而言,这些结论其实都无关痛痒。

▲KANO在大阪谢票。(图/威视

(3)然而,如果把票房因素考量进去,这部日语系电影,想在对岸中国及港澳地区有所表现,恐怕会是过份乐观的期待吧?以海峡对岸和日本二战以来的历史恩怨(仇日情绪),以及双方近来因钓鱼岛主权和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磨擦不断,中国官方放行这部他们认定具有「亲日」色彩电影的可能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吧?失去大中华市场的《Kano》,想要「回本」,就得乞灵于日本市场,可是如果多数日本并不捧场呢?少了日本市场票房的挹注,想要「回本」的愿望,恐怕有相当难度罢?

(4)就第三点而言,魏导从《海角七号》五亿多票房之后,吃了大力丸信心大增,汇聚了相当人气,于是后续才有大手笔的海角七亿多的《赛德克巴莱》和三亿多的《Kano》,虽然都是经由「天使名单」(民间借款)的模式勉强筹得资金,所幸魏导心脏够强。前者在政府的一亿元票房奖助金支援下,勉强小亏收场。后续的《Kano》命运如何呢?小马哥等这些政要是否愿意继续「情义相挺」,仍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这方面将具有「指标性的意义」。不过如果按报载宣称:「岛内要有六亿元票房才能回本」,难免不让人替魏导捏一把冷汗吧?如果「人算不如天算」,《Kano》的下场恐怕会比下片不算太久的《花漾》,还惨上好几倍吧?这风险魏导当初似乎应该曾经过审慎评估,才会有如此过人胆识,再度作庄喊出「唆哈国片票房」,但是「要六亿票房才能回本」,换算下来必须有200万人次的观众买票入场观赏,亦即重现《赛德克巴莱》的盛况,这其中的难度,似乎得把观众因对魏导作品出现「弹性疲乏」,产生衰退的可能性,这些因素给一并考虑进去。

(5)就国内电影的现况而言,文化部统计去年(2013年)出产160多部电影,总产值为10亿台币,扣除《大尾鲈鳗》和《阵头》这两部大咖票房电影的那五亿,剩下的除以总数,平均值仅每一部约300来万,换言之台湾电影虽然已经刻意压低制作成本,多数电影仍然处于「大亏」的情境,台湾的电影产业依然是个充满风险的「钞票黑洞」。

我不敢设想一旦出现以下的头条新闻:「某位大导演耗资5亿的电影,上映两周票房仅500万,叫好不叫座」,会是怎样的情境?如果国内的大咖制片和导演,在玩这种「梭哈台湾电影」的游戏之前,没有针对题材和观众市场去详细琢磨,不去较精确地估算制作成本和可能负担的风险,那么我相信这种「惨案」必然会一个接一个发生,然后发出一片「抢救国片大作战」的哀嚎声,连带很快地把国产电影所有可能的资源销蚀殆尽,也就是「玩到挂点」,此后可能就是进入长期的「偃旗息鼓」,因为所有的投资金主都被「亏惨亏怕」了,没有投资者愿意再「撩落下」,自己捧着钞票去当「肉包子」。

稳健的作法应该是,如果要玩大型的「梭哈票房」游戏,投入数亿成本,就必须找到具备「国际票房潜力」的题材,如「安平追想曲」、「郑成功」,如此才可望透过国际票房收益的挹注,不仅回本而且还能大卖特卖。李安的《少年pi》,以英语对话,题材和拍摄手法走的正是国际化这条路线,加上奥斯卡桂冠的强力加持灌顶,才能卖出170几亿的天文数字票房,他的成功有迹可循,不是碰运气。

结论是:(1)多数的中小型国产电影,应该要精算并有效控制制作成本,避免一再追加预算,如《赛德克巴莱》般割喉放血,风险越滚越大。

(2)找出主要和潜在的市场观众群,估算出可能的票房收入,态度宁可保守,不要过度乐观,以免届时「雷声大雨点小」。

(3)制片和导演应该要将心比心且念兹在兹,放弃以往的割喉放血或杀鸡取卵的赌博心态,以投资方的心情,当省则省撙节开销,去制作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尽量降低可能的亏损风险,更而为投资人创造倍数的利润。如此,才不会一次惨亏,就吓坏所有的投资人,成为「空前绝后」的「一部片」制片和导演。往后要再筹资拍片,眉开眼笑的投资人愿意主动双手把资金供上。亦即制作团队必须竭尽所能地去创造「投资人和观众」双赢,那种「叫好又叫座」的优质电影,不只能通吃国内市场,还能「行销国际」赚取外汇。

●作者陈去非,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文所硕士,着有长篇小说、电影剧本、电视连续剧本十数种,曾获2010年《电视节目剧本创作奖》长篇首奖,为台湾岛内最高金额奖项。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