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话车/进口车厂争相来台成立分公司 对消费者是好事吗?

▲随着台湾进口车热销不断,有越来越多的进口车厂纷纷在台成立直属分公司,然则动作如此,消费者能从中受益吗?(图/资料照,以下同)

文/MITTY

随着台湾市场进口车销售占比逐年提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进口车厂纷纷选择在台插旗,透过直接成立分公司的方式,直接跳过代理商销售模式,寻求最大利润;这一点单从Porsche(保时捷)、Jaguar Land Rover抢在2018年第一季末纷纷在台成立直营据点,就足以想见个中热潮

然则,原厂直营模式,是否能够直接反映在新车售价、维修成本甚至是后勤服务品质?这一点对于台湾消费者而言,才是心心念念的一件事。

▲在进口车逐年进逼国产车现有版图之际,也让各家进口车厂决定收回台湾代理权,谋取最大利润。

当然,对于辛苦建立品牌口碑及销售版图的代理商而言,眼看着自家成果就这样整碗被车厂捧去,心中自然颇不是滋味;但形势比人强,还是得摸摸鼻子认赔杀出;看看那连年在台创下销售新高的保时捷,最终总代理永业终究敌不过原厂打定主意自个儿操盘的决心,只能采合资方式退居二线。

综观近年来在台湾市场成立分公司的进口车厂,举凡台湾宾士、Volvo、奥迪(Audi)、福斯(Volkswagen)、马自达(Mazda)、Skoda,也自原厂直营后,屡屡开出销售红盘,看得相关高层乐得喜孜孜,首要关键自然是整体新车售价。

▲原厂直营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成功建构起「配备价格战」的共同战线,看看Jaguar Land Rover直接在记者会中喊出现行新车售价打8折的优惠方案

在原厂资源得以直接投注在台湾分公司的前提下,不少采直营方式入主台湾的进口车厂,纷纷在台建构起一条「配备价格战」的共同战线;看看马自达、Skoda这两家当红炸子鸡,透过庞大的原厂资源,加上毋须「转述」的沟通管道,自然能在更大的议价空间下,让台湾消费者享有更为经济实惠购车方案。

看看近年来不少进口车打着「进口规格、国产价格」的旗帜大行其道,就知道直营这一套果然还是有其好处。

▲但车卖得好,整体后勤效率是否能够随之跟上?似乎也牵动着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

当然新车卖得吓吓叫,原厂产线是否能够为之负荷消化?这又是另一门学问了;即便成立分公司,但说真的原厂产线规模就是这样,爆量订单涌入,自然得花上更多时间为之消化,更罔论连带拉长的候车期,更牵动着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

再者,后勤维修体系虽说不至于整个打掉重练,但要将原厂规格如法炮制移植到台湾来,也不是一蹴可及的易事;要如何让技师水平、零件配给拉抬到一定程度水准,或许是进口车厂在成立直营分公司之外,可得费心思量的。

毕竟卖车很简单,但是要如何留住消费者的心,可就不是表面光鲜亮丽就可以呼咙带过的…。

▲不过原厂直营是否真如此「天下无敌」?这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有趣的是,原厂直营是否真的就如此天下无敌?这可就不一定了;其实诸如速霸陆、GM等车厂,也都曾在台采直营模式打拼过一阵,但最后纷纷不敌市场态势,要不委由总代理经营,要不就自此在台湾销声匿迹;因此还是老话一句,卖车很简单,但要怎么留住消费者的心,建立品牌忠诚度,才是永续经营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