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1档法人扫货股 达人曝出场价:投报、胜率都惊人
理财周刊发行人洪宝山(左)、林汉克(右)。(图/理财周刊提供)
以筹码技术操作为主的林汉克,目前已是全职投资人,说起第一次接触股票,是在国中的时候。一天考完试回家路上,经过一间大房子,看着红红绿绿的一大片电视墙,跳动的数字让林汉克看得眼花撩乱。当时看着一群大人争先恐后地挤在电视墙前面盯着,表情悲喜参半,直到高中才知道,原来那时经过的奇幻大房子是「号子」(证券公司营业厅),那些令大人们目不转睛盯着的东西叫股票,却不知道未来自己竟会走上专职投资一路。
进入职场后,同事一次的「报明牌」才让林汉克有了第一次进入股市交易的尝试。因初入职场,存款不多,那时林汉克并未听从同事推荐,而是买了两张市价只要五元的「顺大裕」(食品股),当时的他还不知道可以电话询问营业员或是透过网路进行查询,几周后,等到排休可以前往营业所时,发现在电视墙上看不到自己买的股票,经询问营业员才知道,该档股票已经下市了,当时也不清楚什么是下市,直追着营业员问才明白。第一次的投资经验,就让林汉克赔掉大半个月的薪水,让他有好一段时间都不敢再尝试进场。
约莫二十六岁时,林汉克存到了二十万的资金,毅然决然地离职,梦想当个专职投资人,为了解股票这个投资工具,他买书自学,每天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做功课,了解基本面、技术面等专业知识。
之后林汉克每天八点就到营业所报到,抢当时券商在营业所提供的少数几台电脑使用,林汉克回忆道,当年有在玩股票的投资人普遍年龄较高,全职的投资人更是少数,不到三十岁的他整天泡在营业所更显得突兀,他还被一位老先生揶揄,年轻人不好好去找份工作,跟人家玩什么股票。
林汉克一开始采现货的短线交易,因为深知若要专职从事股票投资,短线交易的获利空间才大,他笑说,大概是新手运吧,第一年就有小赚几万的获利成绩。离开职场专职从事股票投资的第二年,他才知道股票市场上有杠杆空间更大的「当冲」投资工具,此后,他每天进场买卖,年末结算时,帐面上赔了近三十万,事后他才知道,原来交易手续费是有谈判空间的,依照当时每个交易日都进场买卖,每天的交易量从几十万增加到百万,后来甚至提高到三百万左右来看,一年下来的总交易金额及股票买卖手续费相当惊人,林汉克笑说,难怪当时营业员三节都亲自登门送礼。
同时,因为专职投资,没有收入,为了交割费及生活费,林汉克使用了当年流行的信用卡借款,第二年时把原先存到的二十万资金都赔掉,又欠了银行二十几万的卡债后,在家人关心的压力下,重新投入职场。当时身兼多份工作的林汉克心里明白,他兼再多的差都是死薪水,年轻的他还可以顶得住,但再过个二、三十年,自己的体力一定无法像现在这样负担。
因此他不放弃股票投资这条路,虽然白天身兼多职以至于没有看盘盯盘的时间,但林汉克都会利用下班及晚上休息的时候,持续不断的研究观察当天的盘势,一边还着卡债,一边重新存钱。他知道唯有透过投资才能达成财富自由的目标,甚至才有机会提早退休。
林汉克表示,当年每天进场当冲,观察盘势变化,让自己对于台湾当时约七百档上市柜股票的股价掌握度有相当大的帮助,也从中观察到,股票是由人在操作,那就一定有一个惯性逻辑,因此每天花很大的心力在研究分析线型。林汉克分析自己当年当冲没有赚钱的原因,除了不知道手续费是可以跟营业员弹性地谈判之外,自己的纪律也做得不够好,因为拗单的想法,导致没有好好地停利停损。
为了重新累积资金,林汉克后来从事中小企业外销辅导的工作,为了更快速的累积资本,还跟公司谈低底薪高奖金的薪酬方案,因为有明确的目标,在林汉克全力冲刺下,还创下了许多后辈难以打破的纪录,且自第三个月起,奖金收入即达到六位数,成功让自己晋级到百万年薪的等级。
也是在这个阶段,因为工作的需要,必须研究分析这些公司的基本资料,不少公司之后也成功上市柜,这在之后重返股市投资的路上,对于公司的基本面,让林汉克有比其他人更深入的了解。
当时林汉克因为工作需求,有机会接触到程式系统,才知道可以透过程式语言,把自己的选股、进场、出场逻辑写入,让系统帮助自己缩短作业时间。
相较于坊间分析师、当冲手,更甚是专职投资人喜欢谈的「胜率」,林汉克表示,看「投资报酬率」才能真的知道是不是有赚钱。因为「胜率」跟「赚到钱」并不是画上等号,如果有人说他胜率高达七○%,但有可能他赚到的钱比起另外那三○%的败率来得少。所以,他建议新手投资者,千万不要掉入追求胜率表现的迷思或回圈中。
以一般程式交易的策略来说,胜率有四成就会采用了,林汉克分享道,如果要看到高胜率的讯号出现才要入场,那么就会因为可以出手的机会点少,投报率相对就低。
现在林汉克有零星的教学课程,与投资人分享他累积近二十年的筹码分析策略。现年四十三岁的他,目标五十岁退休,为了尽早达成目标,目前重心还是摆在股票交易上。
从筹码分析 制定停利停损策略
一般而言,林汉克每天会观察市场派的买卖进出,不管是主力、大户、官股、券商、外资、寿险、自营商、中实户等,每个单位都有每个单位的交易特性。如外资筹码大多是做长线,若外资连续买进,表示外资看好,反之亦然;自营商则以短线为主,交易时间约一周左右。找出各大筹码都进场的标的,再深入分析挑出要操作的,并观察他们过往的操作频率,再给予不同的加权比重计分,进行判断。而公司派部分则是观察董监事持股比重,若经营者对于公司前景看好,大多都会大量持有,若有大量出脱的情况,就是警讯。
林汉克的操作方式以获取价差为主,若以筹码面操作来说大多是周一买进,周五卖出,利用筹码滚动式调整停利停损点。简单举例说明,周一跟进了某一档法人买超的股票,就把买超日K线的最低价作为停利停损点,只要未来一周的交易日,收盘价小于这个最低价,就会卖出,透过这样的操作,投报率有一○%,胜率也有六○%。林汉克每个周末花约四至五小时的时间研究筹码变化,因为懂一些程式语言,会借助科技技术,来加快自己的分析。
纪律之外 分散风险
据证交所统计,二○二○年台湾整体开户数突破1,100万,二十到三十岁年轻族群占比从五年前二五.四%快速增加至三六.一%,是增长幅度最多的族群。加上近年「存股」成为国民运动,特别是年轻小资族,碍于手边资金有限,对于相对低价、殖利率高的金融股与ETF就成为其投资首选。据集保所分析,二○二○年二十至二十九岁的股民持股库存排行榜前二十名中,金融股就占了十席,可见具有稳定配息的金融股已成年轻族群的投资趋势。
对于年轻人投入股市林汉克是非常鼓励的,但也建议,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放在存股上,可以将部分资金投注到中高风险的标的,这样才能尽快扩大资金部位,达成个人投资理财的目的。他举例,如果小资族一年有十万元的资金可以投入股市,那么建议三成资金在存股,七成资金可以做积极型的布局。
林汉克同时也提醒到,纪律非常重要,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也是许多前辈惨痛的经验,如果想要当股海中的长青树,那么就要做好停利停损的纪律,投资这条路才能走得长久。
当然也一定会有持有标的下跌时,投资人舍不得卖掉,或是认为没卖掉就不算赔钱的想法,林汉克建议,若此时投入的资金是闲置资金,不影响日常生活,且该标的基本面是健全的,也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评估有回涨的机会时,再决定久抱或是加码摊低成本,所以,纪律跟资金配置对股市新鲜人是很重要的事。
本文作者:沈安玨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084期》)
《理财周刊10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