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地价暴涨3成吓坏业者 财政部拟推浮动地租救促参

财政部次长苏建荣。(资料照/记者徐珍翔摄)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财政部21日下午举办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招商大会,次长苏建荣接受访问时提到,各地方政府今(2016)年调涨公告地价逾3成,造成促参、招标设定地上权案件租金成本增加,恐影响民间业者投资意愿,因此,财政部正研拟配套,未来可能放宽现行固定以公告地价3.5%作为土地租金的规定,将超过1%部分改采浮动计算,借此调节租金涨幅

一年一度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招商大会今天下午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2楼登场,相较去年台北国际会议中心1楼的宽敞空间现场显得拥挤,一名几乎年年会报到的商用不动产仲介业者接到记者电话,甚至表示不知此事,不动产市况冷清由此可见一斑。

这位不愿具名的商仲业者透露,台北市政府打五大案作法,确实让民间业者对参与公共建设一事却步,当下台北市政府也正设法补救,根据今天才收到的函文显示,从7月1日开始,台北市主办促参案、地上权案都将适用新规定──土地租金涨幅不得超过6%,希望释出善意,降低公告地价调涨所造成的不确定因素,「这想法是对的」。

商仲业者指出,其实站在民间角度,无论是促参、招标设定地上权等案,都希望风险可控,其中,成本便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考量,最怕一开始评估是一套标准,建设完成又是另一套标准,难怪会影响投资意愿;不过,针对财政部「土地租金采浮动机制」构想,该业者表示认同,直言无法让民间完全释疑,但至少可达到降低不确定性效果

财政部推动促参司副司长李嘉珍坦言,在台湾,民间参与公共建设获利有限,能在5%到10%之间已算不错,当初中央政府站在替全民创造最大获利的制高点,各项促参、招标设定地上权案都以市价7成作为招标底价结果根本乏人问津,「有过高理想,标再多次也出不掉,促参还必须要有市场性。」

因此,财政部开始用各种方式水温,像目前和高雄市政府共同「出地」的高雄捷运凹子底站旁200亿元商业区开发案,就交由高雄市府主导,借此抛开中央政府的包袱,据悉,未来该案地租可能包含公告地价1%,以及2%弹性地租,与财政部正研拟的地租浮动机制相去不远,可作为该方案测试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