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RCEP明年生效 对南向国家要有三大准备

工商社论

盘点2016年迄今的新南向政策,新南向国家已经扩及东协十国与澳洲、纽西兰,还有南亚六国,合计18个国家。历年除了10月举办新南向的「玉山论坛」,今年5月,还有美国在台协会和外贸协会共同出版《供应链重组的领航地图》,指引出「新的方向,新的契机」。然而,后续的效应如何,并不是操之在我,而必须要看由中国大陆主导RCEP的发展形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10日在广西南宁开幕,第18届「东盟博览会」的签约投资金额,超过3000亿人民币,是史上新高,这当是明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上路前的起身砲。

回顾新南向政策,一直都是政府因应两岸情势的重大对策,四个转折点则是:1997年香港回归、2002年台湾加入世界贸组织、2018年美中贸易战、以及2022年的RCEP。

南向政策起源于经济部在1993年提出的「南向投资政策说帖」,之后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大陆,为了促进国内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并因应厂商前往大陆投资设厂的风潮,分散投资风险的重大具体作为,当属协助劳力密集厂商转移到东南亚国家,1994年的「经贸工作纲领」,其实罗列出来的是七个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越南、以及汶莱。至1997年则推及东协十国和澳洲与纽西兰,再于2002年透过当时甫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助台商寻求南向商机。而从2018年美中贸易战火延烧,台商回流或转进东南亚,新南向政策再推进到美国在台协会和外贸协会,今年5月所提出《供应链重组的领航地图》。

然而面对RCEP明年(2022年)的正式上路,政府提出的因应对策,不应该忽视的事实是:2020年出口市场的构成比例,高达43.9%(2019年是40.1%)的大陆市场,新南向18国的占比是17.7%(2019年是19.2%),而美国市场的占比,则是14.6%(2019年是14.1%)。对大陆市场超过四成「回不去了」,大陆+新南向18国的区域性市场,占比超过六成,如果这是一个稳定的走向,则政府势必要重新检讨,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层面的新南向政策。

后疫情时代的新南向政策,必须体认两点:第一,大陆市场的无可替代,而东协国家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第二,台湾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并没有「民主价值」的共同语言;换言之,东协十国,并没有欧美国家认肯的民主国家。

1994年「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经贸工作纲领」所提出的七个重点国家,如今看来相当有远见。因为今日台湾,除了新加坡和汶莱,其他五国来台的移工和学生,都已经成为产业移工和境外学生的重要母国。但是,纷扰的政治形势,使得各国政策都有能否延续的问题。

现任的印尼总统佐克威,虽然在2019年连任(一任五年)成功,但是,目前印尼国内的精英阶层,正在推动修宪,希望将2004年开始的全民直选总统,改回到原来由最高立法机构所有议员间接选出的制度。如果再加上种族宗教、特别是华人与基督教徒进军政坛,引发的种种冲突,都是不定时的政治炸弹。

再者,越南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现在则是美国和中国大陆,都希望加强双边关系的国家。而泰国在过去十多年,由于颜色革命的关系,政变频仍,两位兄妹档的前总理流亡海外;现任的泰国总理,自己则是高阶将领发动政变,取得执政的地位。至于马来西亚建国以来,两位前总理执政超过五十年,但是过去两三年来,国内的政争激烈。而菲律宾的总统只能当一任六年(终生不得再参选总统),而且和副总统是分开竞选,民众一票选总统,一票选副总统。现任的杜特蒂总统已经获得执政党的正式提名,出马竞选明年(2022年)大选的副总统。

2016年启动的新南向政策,看到2009年到2015年发展成形「东南亚经济共同体」的商机,寄望「经贸合作」以外,更全方位的人才与青年领袖交流、资源与科技共享、建立区域化的产业链结、乃至于卫生医疗服务的拓展。

然而,面对去年议定签约、明年正式上路的RCEP,所带来更强烈的政经冲击,政府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其一,正视、并尊重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体制。政府应该密切观察的是,选举带来的政党轮替和既定政策的延续性;并就不同的政治情势发展,就个别国家,研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策略组合。其二,在区域经贸发展的版图上,政府应该另辟蹊径,就现有移工和境外学生前述国家的基础,强化「经贸合作」以外的多元交流。其三,前述国家除了泰国是佛教国家,而共产主义国家算是无神论者;一般认为是天主教国家的菲律宾,南方的民答那峨诸岛人民,其实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如果加上马来西亚除了华人,也是穆斯林的社会,而印尼更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因此加强国人对于伊斯兰教义的认识与理解,赓续争取「穆斯林商机」,应是南向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