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离岸风电国家队 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工商社论

受到疫情冲击,造成政府发展离岸风电以来,首度爆出开发商破产危机,尽管后来经济部「有条件同意」该开发商申请变更股权,继续维持风场开发计划,但这起事件已造成金融业高度警觉原本国内银行业者就对离岸风电的授信案望之却步,如今爆出开发商破产危机风波,不仅让金融业认为当初的忧心逐渐成真,也对离岸风电授信案,打上更多问号

政府发展离岸风电,源于废核计划的推动,在废核的同时,也必须找到更多的替代能源,以确保台湾的电力供应不受影响。离岸风电该不该发展?当然应该!首先,发展离岸风电,已是全球共同趋势,不仅欧美多国技术已日益成熟,甚至专家预估,合计离岸及陆岸风电的发展,未来将构成足够的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根据美国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2035年预估风电成本将降低17~35%,2050年更可再降低37~49%,而且成本降低的空间包括陆岸风电及离岸风电。

因此,台湾当然不应自外于世界潮流;台湾的优势除了太阳能发电外,就属风电发展的潜力最大,尤其台湾浑然天成的风场,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甚至被誉为全球绝佳的风场条件。

台湾海峡原本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风场,事实上,包括大陆也已善用台湾海峡一带的风势,在福建沿海布建离岸风电的风场,而根据国际工程顾问公司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前20处离岸风电的最佳场址,台湾海峡就囊括其中的16处,台湾发展离岸风电的天然优势,由此明显可见。

然而,光是自然条件的加持还不够,虽然台湾已经有十多年的陆岸风电发展经验,但比起陆岸风电,离岸风电发展的困难度和复杂度都大得多,离岸风电是更为高度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而且牵涉其中的要素多元且复杂,一套完整的离岸风电开发计划执行,从头到尾包括地质探勘、工程设计海事工程、风力零组件生产制造、电网设备、银行融资产险,乃至于国际再保机构的承保等等,缺一不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发展离岸风电,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开始的招商,其中,竞标者除了技术外,本身母集团财务实力如何,也非常重要。国内一家大型银行坦言,离岸风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同于一般的联贷案,是采取「专案融资」的方式进行,但基于银行授信风险考量,对于离岸风电的联贷案,最终绝大多数的国内银行,仍是回归到检视该风场计划背后是否有够份量的「富爸爸」母集团撑腰,因为银行深知,所谓的专案融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母集团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把该离岸风电的专案计划和母集团之间作「财务风险切割」,但对银行而言,这种作法反而让银行的债权没有保障,这也正是为何先前丹麦沃旭的联贷案,国营银行台银敢于出面作管理银行,就是因为该案背后有沃旭的丹麦母公司直接出面作保。

若是母公司未出面作保,那么离岸风电引进外来投资者,就会找国外的输出保险机构出来作保,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保障的范围很大,但了解的银行业者都知道,其他国家的输出保险机构承保,多半仅限于自家出口的设备机器等,而且成数大概顶多其中的五至六成,换言之,其他部分的风险,仍然要银行自己停看听,好好寻求自保之道,因此,银行会更加看重投资者的财力

换言之,台湾海峡这片大好的风场,政府要能充份开发,向其他已有发展经验的国家借力使力来发展台湾的离岸风场,已是当务之急,但接下来还有不少难关要克服,例如:一、在财务面给予更多支持,让开发团队能引进更多新股东,同时在国家融资保证机制上,也应评估能否注入更多资金,增加承保范围及弹性,也让银行更有信心加入融资阵容;二、放宽在地化政策,台湾本来就欠缺开发离岸风电的经验,有些零组件不必硬性规定都要向本地采购,可参采外商的建议,准许在区域内其他市场采购,未来也可相互供销,形成区域供应链;三、放宽入境限制,目前疫情蔓延加重边境管制,离岸风电相关专业人士台大受限制,已造成工程严重延宕,未来疫情稍缓时,或可考虑再专案缩短经济泡泡流程以利追赶进度。如此一来,离岸风电国家队才更有成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