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政治责任不能只到林佳龙

中时社论

台铁40年来最惨烈的太鲁阁事故,抢救工作与善后接近尾声,台铁在台北花东举办3场联合公祭,行政院核定交通部林佳龙请辞。这场公安悲剧造成49人死亡、218人受伤、数以百计家庭的创伤,社会必须以最严厉的态度继续检讨与究责,才能避免下一场公安悲剧的发生。

行政院未能执行改善计划

事故之后,蔡总统民进党中常会表示,台铁「改革势在必行」,并提出「解决组织文化问题」、「解决长期亏损」、「研究经营模式」三大改革方向,乍看之下相当合理。只是,对照两年半前普悠玛号出轨造成18死之后,蔡总统的讲话:「事故的调查、普悠玛和台铁的总体检,都必须彻底进行,全面找出台铁系统性的缺失。…我只接受一个结果,就是改到好为止…我也要求交通部跟台铁,在总体检和改善工程落实前,要立即强化普悠玛号的安全营运作为。该增加的人力、该强化的防错机制、该补强的硬体,一项也不能少。…安全是铁路运输最根本的要求,我们一定会大刀阔斧,用改革来重建社会的信心。」蔡总统的文青发言言犹在耳,普悠玛的惨剧仍历历在目,如今看来真是讽刺无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铁问题百孔千疮,从最严重的组织管理还维持传统的行政体制、难以弹性用人并要求绩效,到身为公营企业票价决定权、票价被政府长期冻涨、少涨,导致累积债务高达4097亿元,当然无力投资改善,也无法吸引人才投入,一人数用更危及安全;加上正职和约雇人员待遇落差大,打击约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怪几乎年年出事。而针对如何解决台铁问题的研究可说林林总总,但必须跨部会处理才能根本解决,行政院多年来未能处理核心问题,坐令衍生的问题日益严重,实在难以脱罪免责。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台铁员工必是战战兢兢、求好心切,否则也难见到颇具特色的台铁便当、不断推出的搭乘新模式和美观的新车款。许多问题都是主管的交通部和行政院导致,例如自民国67年开始亏损迄今,负担了203亿元的老残票、无法停驶的路线和小站成本325亿元、回应地方将站台立体化的每年成本13亿元、负担退抚金每年40亿元,这些若都由行政院吸收的话,亏损就会大量减少;前瞻计划又要在都会建捷运高铁延伸又在抢夺台铁客源,铁路票价被迫长期偏低,在在都侵蚀台铁的绩效和利润,能够单独怪罪其绩效不彰吗?

行政院说,《台铁总体检报告》提出的144项改善要求,已经完成109项。用此回应外界批评行政院未能执行改善计划的证明。然而,从普悠玛事件迄今已两年半,仍有25%的改善要求无法完成,重要且困难的改善应该就在其中,因简单的改善通常都会先做。这就表示交通部和行政院对蔡总统的要求并未达成,特别是有关行车安全的改善;因此,造成本次重大事故难说是意外。

社会监督力量应勇于究责

诡异的是,卫福部越位受难者开设捐款帐户,也吸引了大量善款并代为决定用途,原先受害家属拿到的居然少于半数捐款,受到外界广泛物议后,才改口说政府一毛不留。政府可能认为目前的灾难赔偿机制无法提供家属足够的赔偿,所以用社会善款提供协助,可以减少社会责难,挽回对政府的信赖。只是这种非正规的处理方式,往往都存在重大问题,绝非一个肯办事、能办事的政府所能采行的最佳方案,就像高雄气爆捐款案已成为民进党执政的负面案例。

民国66年大学生苏澳港沉船事件死亡32人,教育部长蒋彦士隔日即负起政治责任请辞,蒋经国总统也在当天准辞。72年丰原高中礼堂坍塌造成26死,教育厅长黄昆辉隔日请辞获准。89年八掌溪4位民工受困溺毙,行政院副院长游锡2天后为救灾体系失能请辞,2天后陈水扁总统准辞,都立下官员负政治责任下台的典范。太鲁阁号事故死伤人数最多,交通部长林佳龙和行政院长苏贞昌一开始「以拖待变」,3天后林佳龙「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请辞,又拖延了两周,苏贞昌才核准林佳龙辞呈,和前述几案相比,其高下立判。不过,政治责任只到交通部吗?普悠玛事故检讨报告未能认真执行,究竟是交通部或行政院的政治责任,仍需要追究。

太鲁阁号悲剧,不能随着公祭结束和民众热血捐款而「船过水无痕」,社会监督力量应勇于究责并督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