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大宪章》800周年小动画 纪念民主宪政起源
▲6月15日的Google Doodle纪念大宪章制定800周年。(图/翻摄自Google Doodle)
800年前(西元1215年)的6月15日,英格兰国王约翰遭挟持,被迫给贵族所提出的法案盖章,接受王权削减,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The Great Charter),成为后来民主宪政的起源。Google为了纪念此一历史大事,特别制作了Doodle动画,让世人能够了解此一典故。
根据英国历史,由于1189-1199年间在位的「狮心王」理查英明神武,在十字军东征中战功彪炳,使得继任其位的约翰享有很大权威。可惜约翰软弱无能、倒行逆施,先是因为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任命问题,被教皇施以逐出教会的「绝罚」处分,1213年向教廷低头屈服,后又在1214年的布汶战役大败给法国,割地赔款,确立法兰西王国此后的强国地位。
约翰丧权辱国、民心尽失,促使英国贵族聚集到伦敦将他挟持,强迫他签署「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法案内容由坎特伯里大主教史蒂芬.朗顿起草,规定国王的命令可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否决,此外贵族也可以在不满的时候攻占国王的城堡,迫使国王改正行为。
1216年约翰死后,辅政大臣为争取贵族支持,在修订部分内容后,将「男爵法案」颁布为正式法律《大宪章》。17世纪,英国国王与国会之间的争执增加,大宪章的作用变得十分重要,几经修改,变得保障越来越多之权利、涵盖越来越多的人民,最后就演化成现代的君主立宪。
《大宪章》目前仍然是英国法律的一部分,虽然实际的法律效用已经很微小,只偶而被控辩双方与法官引用。但许多其后所编成的政府宪法,包括美国宪法,都有着《大宪章》的影子,诚为现代民主宪政之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