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翻译:让每个人听懂外国人讲话,是终极目标
Google 翻译确实为人们解决许多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境,也确实变得越来越好用,趁着 Google I/O 2016 还未开展前,记者特别把握机会采访 Google 翻译资深工程师 Otavio Good,进一步了解到这不断进化的 Google 翻译开发团队的未来愿景,居然是让各国人们无障碍的沟通。
▲Google 翻译资深工程师 Otavio Good。(图/记者洪圣壹摄)
Google 翻译团队上周才刚释出三大重要更新,包括繁体中文版的「即时镜头翻译(Word Lens)」、「一键翻译(Tap to Translate)」支援在第三方应用程式中直接进行文字翻译,以及让 Google离线翻译正式登陆iOS系统。
Google 翻译资深工程师 Otavio Good 也正式向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澳洲、中国媒体做进一步介绍,提到Google 使用相当多的机器学习机制,来解决图像翻译的结果,他也现场试做,并进行技术解说,其实相关技术跟 Google 官网介绍差不多,读者们可以参照下方影片,或者点选此连结参考。
▲Google 即时镜头翻译介绍。(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Otavio Good 受访时指出,目前 Googoe 翻译在翻译中文时还是会有语意不正确的问题产生,因为中文难度相较于英文在辨识上难度还是比较高,尤其如果碰上相似的中文,或是繁体中文跟简体中文之间的语意辨识,那难度又更高。不过对于翻译团队来说,这都不会比冷门语言还要艰难,因为相较于罕见语言来说,使用中文的人口数还是相对的比较多,透过错误回报机制搭配机器学习技术,相信很快就能缩短错误的比率,然而就罕见的语言(好比说哈萨克语)来说,他会比较建议用户自发性地去组成翻译社群,或是每个人贡献一点自己的心力,让这些罕见的语言可以达到更完善的翻译效果。
简而言之,Otavio Good 认为,即便是现有机器学习技术再好,一旦数据基础不够,还是无法完成更好的翻译成果。
▲Google 即时镜头翻译介绍,即便是现有机器学习技术再好,一旦数据基础不够,还是无法完成更好的翻译成果。(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根据 Google 官方提供的数据指出,目前每个月有超过 5 亿人使用 Google 翻译,每秒钟都在进行上百万字的翻译,当中有 90%来自美国以外地区。而触控翻译支援 Google 翻译现有 103 种语言,并能在 Android Jellybean(4.2)以上系统运行。
有一名澳洲媒体询问 Google 翻译究竟何时可以达到像是在这样的采访空间中,各国不同的人彼此无缝的交谈。Otavio Good 表示,机器学习有的时候发展比较缓慢,也有时候它的成长超过预期,因此,翻译团队未来的目标当然希望能够这样(指各国人员无缝交谈),但是已目前来说,这种「实时翻译」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