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允文》从相对剥夺感看纾困方案
苏揆驳纾困乱又慢(苏揆脸书撷图)
随着疫情的逐渐舒缓,现在攻占媒体版面的是纾困方案如何让大家都满意!其实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现金给付往往最容易让人们有感,但这些钱如何发出去?依据什么标准?都会牵动社会结构背后所隐藏的价值,甚至影响到社会运作的基本原则。在缺乏整体规画之下,「发钱」引发不公的相对剥夺感,反而掩盖了政策的善意,导致更多的质疑与撕裂。
首先,纾困是立基于事实或公民权利?若立基于事实则必须举证因疫情导致多少损失,如同一些医疗给付必须先要有生病医疗的事实,而政府补助额度一般也不会超过实质的医疗支出,对特定职业(如计程车司机)的纾困最好采用此种方式;而若是立基在公民权利上则是着眼在不利因素的排除,因此会采用定期定额给付的方式,例如对特定人口群(如老人、儿童、身心障碍者)的补助,以减少其不利的处境。这次纾困计程车司机可以领最多6个月6万元,而且不排富,引发身心障碍团体抗议为何身障者不行的争议,即是这两者的混淆所致。
其次,纾困是否应排富或普遍发放?若是排富则像是社会救助需要一定程度的资产调查,感觉上较容易将有限资源集中在有需要者身上,但排富的条件很难定,即使定得出来如何查核也是问题,造成高昂的行政成本,这次卫福部1万元的纾困金之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导致中央与地方审核之争;若是普遍发放行政成本较低,虽然也有可能发给需求不高的人,但大家都拿得到所以相对剥夺感较低,民怨或许会少一些。
再者,纾困要采用现金或消费券?现金的使用弹性最高,但有可能不会用在生活所需(例如购买烟酒)、甚至存起来不消费;有规定使用期限与用途的消费券则能降低前述风险。
最后,纾困是应一次发或分数次发?一次发民众的满意度应会最高(如马政府时代的消费券),但额外收入就像中乐透一般容易引发民众的非理性消费,而暴增的需求也可能让生产体系来不及因应(例如即将开放的口罩购买);分成数次发放较能确保民众的理性消费,同时也保留政府视实际运作调整政策的空间。
从上述分析来看,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立基公民权利」+「普遍发放」+「消费券」+「分次发放」,行政与社会成本应该最低,相对剥夺感也比较不那么严重。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疫情中满意度最高的口罩发送就符合上述的组合:「立基公民权利」(健康权)+「普遍发放」(全民都有)+「消费券」(只能买口罩)+「分次发放」(分期购买)。成功的背后当然包括全民健保资料库的支持,这个成功经验值得社会福利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