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鉴谈:黄心华》纾困应该救急还是救穷?

行政院苏贞昌22日邀集副院长陈其迈秘书长李孟谚、发言人Kolas Yotaka、政委龚明鑫卫福部长陈时中、经济部长沈荣津财政部长苏建荣、文化部长郑丽君主计长朱泽民首长,召开「纾困振兴进度记者会」。(行政院提供)

两个都该救。但是以纾困的目标和成效来说,「救急」可能比救穷更要紧!

民进党推出的纾困现金发放版本,主要针对「劳保投保薪资」2万4千元以下的民众,将发给现金三万元。依照民进党的版本,仅有约三百万人受惠,另将会有大约两千万人被完全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仅有少数生活相对困难的民众可以获得纾困金

乍听之下,民进党这样的纾困方案看似合理,但是其中最重大的盲点在于,生活相对困顿的家庭、或者入不敷出的家庭,其生活花费多半会用在「必要的」日常开销,如食物、日常卫生用品交通费水电燃料费等,甚或还必须偿还债务。换句话说,即使政府额外给予纾困金,但这类家庭,很可能只是把原本要耗用的日常经费,改以政府的纾困金来购买。更为关键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开销多半有其「固定的额度」,例如每日通勤的交通费、燃料费大致都会维持固定、每个月消耗卫生纸、水电等用量,亦大致固定,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很有可能让这笔纾困金拿去购买原本就要购买的东西,甚或因为获得了政府的纾困金而「提前购买」相关生活用品,将导致未来数月的生活用品销售量突然减少。

本次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扩及各个产业、各种层面,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要给予受冲击的各产业即时救援,就应该适度增加能领取纾困金的人数,更明白的说,应该要让收入相对较不困顿的民众亦能领到纾困现金,如此才有可能让纾困的力道普及于各种产业,而非仅止于基础生活相关的产业。更大胆的说,如果执政党的纾困现今的发放,可以扩及收入较高的民众,也将比较有可能可以发挥乘数效应,毕竟生活较有余裕的民众,也比较有可能将收入用在更多元的层面,甚至会因为有了政府纾困金的加持,而购买比平常更多样、高价位商品(而非仅局限在日常基础必须品),从而达到对更多产业纾困的标的。至于民进党纾困版本中另外提到的酷碰卷,则是稍嫌多此一举,毕竟酷碰卷能使用的产业受限、使用管道也受到限制,因此能否达成政府预期的成效,其实有太多疑点

相对来说,国民党的纾困版本因能加惠较多民众,故较能发挥上述的多元加成效应,如果说担心让政府花费太大,那么,重新检讨「前瞻基础建设」的预算,并将其中「不前瞻」的部分挪来做纾困之用,亦为相当可行的变通措施

作者黄心华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观鉴谈为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