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实施当冲降税影响之评估

近期台股市场交易量屡创新高,除了因股市指数在高档交易量自然会放大外,因当日冲销交易卖出股票证券交易税减半课征,也引发当冲降税是否助长台股过热而有不利影响的一些评论

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台股目前是否有过热的现象,如果看美股道琼指数近五年从约17,500点上涨至5月7日约34,700点,涨幅约1.98倍。台股大盘指数则是从约8,500点上涨至17,200点,涨幅约2.02倍,二者相当。但若相较于与台股指数成分结构连动最相关的费城半导体指数,近五年则是从4,700点上涨至约13,700点,涨幅是2.91倍,台股的涨幅还相对小许多。

在过去五年期间,我国全体上市公司在105年度全年的总营收共计约28.51兆元、税前净利2.27兆元、总资产82.53兆元,在109年度全年总收约为33.05兆元(成长约16%)、税前净利2.90兆元(成长28%)、总资产112.79兆元(成长37%)。但若看带动台股成长最主要的半导体产业,在105年度全年的总营收共计约2.35兆元、税前净利5,369亿元、总资产4.10兆元,在109年度全年总收为3.17兆元(成长幅度达35%)、税前净利8,094亿元(成长幅度达51%)、总资产5.56兆元(成长36%)。

我国半导体产业公司的营收及获利的大幅成长是带动台股上涨的主要动因。可见带动股市上涨及成交量放大的主要因素是公司的成长获利及总体国际政经局势等,只从指数涨幅及成交金额放大就论断台股市是否过热,恐怕失之狭隘了。所以,对于当冲降税是否带动台股部分的交易量增加,或者是否会造成台股过热,显然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议题。在学理上,股票的交易量提高是有利于股价公允价值决定。

对于当冲降税的顾虑是当某些个股出现当冲比例较高时,是否会扭曲个股的正常交易量结构及对个股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冲交易对个股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个股本身的规模原本交易量大小,愈大规模的公司及交易量愈大的公司,当冲交易量比例提高对其产生的影响会较小。

柜买市场公司的相对规模及交易量是较小的,如果以柜买市场今年4月份的交易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发现:(1)4月份当冲交易金额前20大的股票也是柜买市场交易量较大的股票,其中有17家公司也是交易金额前20名的公司。(2) 4月份当冲交易金额前20大的股票也是柜买市场中市值较大的公司,其中有5家是市值前10大的公司,共有10家是市值前50大的公司。(3)4月份整体柜买市场当冲交易金额约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约为34%,当冲交易金额前20大的股票占比平均值为44%,平均多出约10%。

而4月份整体柜买市场公司的平均本益比约为29倍,股价平均报酬率为4.26%,当冲交易金额前20大的股票平均本益比为48倍,股价平均报酬率为7.74%,显然当冲交易金额占比高的个股,其股票投资报酬率并没有较不利。这些分析显示,即使以柜买市场的公司特性(规模及交易量相对集中市场公司小)分析,当冲交易量放大并没有扭曲原本市场个股交易量大小的分布,也不至于对公司市值或投资者报酬产生不利的异常影响。

近日来,实施当冲交易证交税减半课征的政策也引起是否有违反租税公平性的疑义。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当冲交易量随着股市成交量放大而提高,显见市场交易人已经习惯将当冲交易纳入交易策略的一种型态,也带动更多非当冲交易者进入股市。109年度30岁以下的新开户人数超过四成,对于提升我国股市的动能流动性,自有其正面的意义。当冲交易证交税减半课征实施以来,股市交易量放大所带来的税收增加早已超过其减征的税收减少。因此,这项政策实施对税收应该没有不利的影响。至于租税公平性的考量,我国的证券交易税率千分之3,先天上对短线交易者较为不利。

当冲交易的获利小于一般的交易,以4月份共19个交易日的当冲成交总金额计算,集中市场及柜买市场的整体当冲交易(假设采取先买后卖方式)的平均获利分别只有千分之1.933及千分之1.947,而4月份集中市场及柜买市场的整体报酬率分别有百分之6.911及百分之4.261,换算成平均日报酬率分别还有千分之3.637及千分之2.243,都比当冲交易的平均获利高出许多。如果还对当冲交易课征千分之3的证交税,当冲交易者反而会产生亏损,自然会对目前股市量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当冲交易证交税减半课征可能是当前比较符合租税公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