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院开发阿凡达鼠 缩短癌症病患试药时程
国研院召开记者会,(左起)成大医院医师王德华、国研院院长王永和、国研院动物中心主任余俊强、国研院动物中心博士王瑞铃共同出席,宣布开发可替代人体试药的「阿凡达鼠」,并打造「源自病患的肿瘤库」,缩短癌症病患治试药时程。(国研院提供)
癌症长年位居国人十大死因榜首,且治疗策略因病患疾病史而不同,为强化治疗效率、用药精准度,国家实验动物中心开发可替代人体试药的「阿凡达鼠」,并打造「源自病患的肿瘤库」,短期内可缩短试药过程,长期更有机会利用病患肿瘤切片与肿瘤库资料比对,直接精准给药,免去试药过程。
根据卫福部统计,癌症已连续36年蝉连国人十大死因榜首,癌症死亡时钟越走越快,2017年平均每10分56秒即夺走一命,代表每天约有131人死于癌症,而在诊疗上,即使是同种癌症,会因为病患疾病史不同,需采取不同治疗策略,若无法准确用药,恐增加病患痛苦,甚至延误治疗时程。
为发展更精准的癌症药物测试系统,国研院动物中心今年运用此高度免疫不全小鼠接种来自病患的肿瘤组织检体,成功研发出个人化的药物测试替身「阿凡达鼠」,并与成功大学携手合作建立我国第一个「源自病患的肿瘤库」(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bank),将成功移植到「阿凡达鼠」的人类病患肿瘤,大量培育后进行冷冻保存,并建立资料库,供后续研究与药物筛选使用。
「阿凡达鼠」不只可维持病患自身的肿瘤特性,据以进行分析,在以经验性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有效的药物测试,针对不同病患找到最适合的癌症解方,不但减少病患肉身试药的痛苦,亦可避免延误治疗时程,开启癌症药物个人化世代。
国研院表示,为了让我国在全球精准医疗发展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建立国内癌症病患肿瘤库是关键的一环。在科技部生科司「生技医药核心设施平台」计划经费补助下,国研院动物中心自2017年8月起,使用「阿凡达鼠」,自成大医院收集南部发生率高的大肠直肠癌及肝癌等检体,进行肿瘤移植、培养及冷冻保存。
过程中,更与成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合作,针对特定肿瘤进行肿瘤标记分析与药物筛选,扩大运用效益。目前肿瘤库已收集10种以上的肿瘤类型,超过120个肿瘤检体,现已陆续上线,提供全国各学研机构的研究团队申请使用。
国研院指出,展望未来,国研院动物中心「源自病患的肿瘤库」可进一步连结台湾人体生物资料库,让研究团队在掌握病患生活习惯、环境因子、临床病史,以及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等生物医学标记分析后,得以挑选具相同生物标记的肿瘤检体,进行后续药物测试,建立属于台湾本土的人体生物资料库,为生物医学研究搜集庞大的生物检体与健康资讯,促进癌症医学进步,造福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