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九二共识」原意 就是维持现状(张明睿)

九二共识无意间却形成了「主权有限模糊,治权清晰独立」的现状维持。(图/达志影像)

5月8日马英九在「两岸重开机疫后新契机」研讨会上致词表示,为避免战争危机,两岸关系政策,应该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陆委会随即做出回应,认为「历史已经翻过一页,我们认为已无须再讨论『九二共识』的相关问题。」

在呼吁与回应过程中,两党对九二共识,具有不同认识,马英九所谓「九二共识」,是1992年11月两岸达成的「一中各表」,及他主政时期维持现状」稳定和平的两岸关系。执政者则认为马英九倡议的「九二共识」,在北京当局的定义下,被定调为「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及追求统一的「九二共识」。

马英九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维持现状」,执政当局则认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原则与未来统一的意思。执政当局的一个中国原则与未来统一,是否就等于「一中各表」维持现状的意义呢?是值得商榷的。

宪法、政策、民意、互动

台湾内部对于两岸关系的理解,有四个思考面向「宪法、政策、民意、互动」。 所谓宪法,指的是「中华民国宪法」,民主政治乃是宪政之治,以法律为基础讨论两岸关系,是民主政治常轨,也是依法而治的民主典范,但依法论法,便很难不论述宪政发展史,及两岸关系的内政历程,国民党在这一部分,并不否认两岸关系在1949年以前的历史渊源,也不否认国共内战的历史进程,但在民进党看来,中华民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既是历史事实(不包括1949年前),也是现实状态,修(制)宪便成为民进党的政治任务。

从政策观点来看,指的是「台湾身分定位以及主权范畴」的主张。国民党认同宪法基础,自然主张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民进党则确立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立场,「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在身分上宪法的中华民国是名义上称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民、国两党对于主权与身分主张态度,影响了九二共识的认知与态度。民进党认为这是一中政策产物,是向未来统一迈进,这是无法被接受的政治结果;国民党则一中各表,保持主权的模糊性,是维持台海稳定、两岸和平与台湾人民自主发展一条较佳的道路。

在民意问题上。民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一环,其展现的方式有两种,透过「公投」表达公民意志,以及透过「民调」理解民意。2018年台湾实施了「以核养绿」第一次成案公投,并获得59.49%票数通过该案,很可惜行政部门并没有落实公投结果,核四仍进行着拆解工作,甚至于加快了速度,显现公民意志在行政权力下的苍白。

民意调查的方式,相较公投更不具法律效力,也易受控制,但是民众对于两岸关系,却常有矛盾性的民调表现,陆委会主张「九二共识」的历史一页已被翻过,他的认识基础依赖「在野人士应尊重民意对相关政治主张的疑虑」,用的是民意泛称的概念。

依据台湾国际战略学会与台湾国际研究学会于2020年10月与2021年3月所做的两次民调中获知,支持宣布独立的13.5%、维持现状56.5%、修复大陆关系23.8%、同意人民交流81.4%、和平相处90.4%。从民意的反应分析,民意并不支持宣布台湾独立,更多的是强调维持现状,加强人民交流与两岸应该和平相处。

互动的问题。这里的互动关系,指的是美中台三方关系的互动,台湾人民对于美国出兵协防台湾,民意上有55.1%的人认为美国会出兵,这是川普逐渐向战略清晰方向操作政策,给了台湾人民的希望。但是拜登政府调回战略模糊,其意义是「台海关系保持稳定,没有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5月4日,美国印太政策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表示,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认为保持台湾一定程度的现状符合两国最大利益。

维持现状是指「治权清晰独立、主权有限模糊」

维持现状在上述的说明中,「马英九的维持现状、民意中的维持现状、坎贝尔的维持现状」频繁地被展现出来。

从台湾视角出发,现状维持具有「外部政治与内部政治」双重性的政治意义。马英九希望蔡政府能回到他执政时期的「维持现状」。马英九的现状维持是在面对中国,以九二共识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为基础,强调「不统、不独、不武」三不政策,搁置争议维系两岸和平稳定,采以经济、社会、人民交流,对大陆的开放政策

邱垂正与童振源在比较陈水扁政策时,对马英九政策批评为「主权模糊、经济优先。」但是马英九却是「治权独立」的坚持者,2006年陈水扁终止了国统纲领以及国统会的运作,马英九并未恢复被取消的政策;其次,对于教育课纲修订,马英九并未终止或改变「台湾主体性甚至是日本史观」的课纲修订内容。

从内部政治观察,九二共识「未来统一设想」马英九并未继承,去中化的课纲马英九也未制止,足见在马英九的观念,内部政治的发展是治权彰显,就算涉及两岸未来,也强调自主发展,这也符合他的三不政策。维持现状从外部政策来看,其主权是有限性的模糊,从内部政治来看,治权独立却又是相当清晰。

民意中的「维持现状」,经常被联系着台湾独立、两岸统一选项对比,现实中「独立」并未实现,「统一」也未发生,两者都带有未来性质,维持现状便是相对于未来时间,是指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现状便是「未统、未独」的政治现象,并且在民意的反应上,期望两岸和平相处、两岸人民开放交流、不主张宣布独立等意见显示,与马英九维持现状是相当契合。

2016年蔡政府主政,主权有限模糊向主权清晰方向发展,国内政治透过安全化方针,采取窄化两岸交流政策,虽然中国相对的也关闭官方交流,但对于台湾治权的表现,并未过多的评述。

2016年美国川普掌握政权,接续了欧巴马后期对中国的权力平衡政策,并加大了一个中国政策的自我诠释权,台湾成为亚太地区权力平衡的重要支点,2018年后印太战略被落实,美国对于台湾的态度,从传统的战略模糊向战略清晰调整,区域冲突局不断升高,台湾成为了地球最危险的地方。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强调美中之间是竞争不是冲突,对于台湾而言,美国印太战略协调专员坎贝尔,并不接受共和党所营造出的「战略清晰」,而回归「美国长期遵循『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不明确表态是否会在中国侵犯的情况下,采取保卫台湾的军事行动。」坎贝尔将战略模糊政策,也称之「维持现状」。

九二共识被争论,主要原因在于预设统一进程,而一个中国原则是可以被中美所外加的,这可以从马英九执政统一预设并没有被恢复,蔡政府抛弃九二共识,也并未引起多大的冲突便可得知,相反的,九二共识无意间却形成了「主权有限模糊,治权清晰独立」的现状维持。

若政治行为者其政策愈打破这个尺度,不论是美国的战略清晰偏移台湾,或是台湾内部政策竞相导致主权清晰发展,甚至美国的战略与台湾主权清晰政策合流,两岸紧张情势必然升高,直达临战状态。

由此做为评估指标,便能理解川普的战略清晰与拜登的战略模糊,何者才是有利于台海和平稳定。九二共识的原意,事实上便是维持现状的意义。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