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纯粹化台湾 陈柏惟与范云何不带头改名?(夏学理)

立委 陈柏惟。(图/翻摄自 陈柏惟脸书)

在立法院第10届第4会期自9月展开的同时,为遵循《国家语言发展法》的规定,立法院于议场内安排了闽南语、客语的「口译」人员,并于上9月27日进行首次「试办」。孰料当天,即发生立委陈柏惟批评国防部长邱国正「明明听得懂闽南语,却装作听不懂」,还说邱国正「鸭霸」的「口疫」事件。

隔日适逢教师节,立法院发布新闻稿表示:该院于9月27日依法首次「试办」国家语言通译服务与设备提供,立委陈柏惟乃申请在国防外交委员会上首次使用。然或因新制度上路前「沟通未足」,引起陈柏惟委员与国防部邱国正部长间,针对质询使用语言的争论。立法院秘书长林志嘉于是表示,将「暂缓」执行通译服务,加强「沟通」后再行,以实现该院推广多元语言及母语使用的美意。

由首日的「试办」随即滋事引发「口疫」,到隔天的立法院火速以「沟通未足」为由,断然决定「暂缓」执行「国家语言」通译服务,立法院好似忘了《国家语言发展法》是由该院于2018年12月25日三读通过,且自2019年1月9日 公布施行。再溯其源,该法早自2007年2月2日即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首次提出全文共12条。其后,再于2017年7月3日,由文化部再次提出全文共16条。前后历程近15年,立法院的「沟通未足」四字,好似在直接嘲讽《国家语言发展法》之「国家语言尊荣感、国家语言生活化、国家语言学习力、国家语言应用力」的「沟通未足」!

《国家语言发展法》第4条规定:「国家语言一律平等,国民使用国家语言应不受歧视或限制。」第3条定义:「本法所称国家语言,指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易言之,无论是华、闽、客、原住民……等语言一律平等。」如此,方符合「尊重国家多元文化之精神,促进国家语言之传承、复振及发展」之立法意旨。

基此,立委陈柏惟批评国防部长邱国正「明明听得懂闽南语,却装作听不懂」,显已歧视、限制、侵犯了国防部长邱国正的「自然语言」使用权。至于立法院的「沟通未足」之说,是否反凸显了「多元语言的存在,不仅没有促进沟通,反滋生事端」的可预见之集体风险?

台湾已策定在2030要成为「双语」国家,明(2022)年8月1日起,教育部又将要依《国家语言发展法》第9条第2项之规定:于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自国小、国中,以及高中等各学校一年级开始实施后三年,施行「国家语言部定课程」。据此已可想见,始自立法院的「沟通未足」窘况,将会如何的在台湾遍地开花!

至于立委范云的强烈主张中央研究院改换其外语名称一案,虽与《国家语言发展法》无关,但该案毕竟涉及「国家」最高研究机构的法定名称。由于Academia Sinica(拉丁文)自1928年起,即是中研院的法定外语名,自有其绝对之百年品牌价值。其就与国立「故宫」博物院一样,两者之诞生名,与「台湾」并无直接相关。而当国立「故宫」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自1925年10月10日起即已闻名于世,未知范云是否也打算想坚持改名一下?

其实,若真想「纯粹化」台湾,则不妨由陈柏惟与范云带头,从此改名为Tan Pik-i 和Huan Hun,如果他们没有因此深化「沟通未足」的问题,则「双语」国家台湾的《国家语言发展法》,才可能有机会真正拥有「国家语言尊荣感、国家语言生活化、国家语言学习力、国家语言应用力」!(作者为台师大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