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封城是「加零」唯一解方(吴承瀚)

疫情期间北市车流量下跌,如今再度回升。(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新冠肺炎疫情从5月初延烧至今,已经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出现近万例确诊患者

防疫指挥中心的防疫策略很明确:不封城普筛、不建方舱医院。这其实是走在一条类似于欧美早期对抗新冠肺炎的路线上。不封城,不停班,将政策面上对经济和生活影响降到最低。不普筛,因为认为普筛是个消耗宝贵人力物力又相对不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不建方舱医院,因为相信轻症患者自我隔离的效率。

这是一条很浪漫的抗疫路线。就像在疫情之初就昭告世界台湾人抗疫有多厉害一样的浪漫。

这是台湾政府做的决策,台湾政府的决策权人民经由民主程序,一人一票赋予的,天经地义

但是台湾人民应该享有相对应「知的权利」,也就是在台湾政府的决策下,人民应当有权利知道这些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并做出相应的准备。

过去一年已经有多个国家证明了这条相对和缓的抗疫策略带来的结果

首先,政府不应该再让人民对「嘉玲」(加零)还抱有任何期望。疫情会一直延烧下去。短则半年,长更无法预测,每天都会有本土新发病例

其次,未来半年台湾会处在反复封城和解封之间。或者也可以看作是长达一年的「半封城」状态。除了健康以外,受最大影响的是经济和教育观光餐饮首当其冲,其他产业链也几乎无一幸免。教育最大的影响来自停课,对即将面临升学的学生影响最大。

但这也不代表台湾会就此一蹶不振。与疫情相关的「隔离产业链」,包括线上购物、线上买菜远距会议、远距教学等等应用,会成为投资热点。台湾工业停摆,对台湾的自然环境保护也是有利的。

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世界大潮来袭,很难有人能置身事外。任何在此时此刻还在台湾鼓吹宣传「疫情都在控制之下」、「马上回归嘉玲」的人,是在误导与剥夺台湾人民对客观事实知的权利。

对于所有走在这条抗疫路线上的国家与地区来说,疫苗是目前唯一解药。但是台湾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疫苗短缺问题,同时疫苗永远存在对新的变种病毒株无效的危机。这些国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每天都还有成千上万的新确诊者。

台湾若想重回加零的生活,疫情最严重的双北得先清零。双北可以扮演其他地方政府执行防疫政策的先行先试角色。事实上,疫情以来,双北就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第一个宣布准三级、第一个三级、第一个禁止餐厅内食等等)。

那么,双北应该采取怎样的防疫措施,以达到清零的目的?

根据欧美日防疫的经验,没有一个能够在三级警戒中,完成清零的艰巨任务。唯有宣布进入封城的四级警戒,建立双北共同防疫圈,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提前三天到一周预告即将封城,让民众提前做好准备,有需要的可以提前离开双北,封城后严格执行不准进不准出的政策,同时停班停课,停止大众交通运输,机场关闭,除民生必需品外,所有商业活动停止四周。除非PCR量能可以跟上需求(24小时内知道结果),否则以快筛结果为判断,对所有阳性患者进行集中隔离。设立专门的隔离场所(即类方舱医院),可以是隔离旅馆,也可以改建体育场或学校,将所有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隔离三周(至快筛阴性)。将医疗机构留给所有重症患者使用。四周后进行普筛,判断结果,再决定是否解封。

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再看到加零,这是唯一一条出路。

疫苗施打计划继续进行,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单靠疫苗做到清零。全世界接种率最高、已经达到群体免疫的以色列,过去两周仍有上百人感染。何况台湾最快也要到年底才有可能靠疫苗达到群体免疫的标准。

灾难临头,最害怕的是在政策上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台湾政府在离岛机场普筛与国产、进口疫苗的政策上,已经出现了中央与地方、民间意见分歧的缺失。此时此刻,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决策者,出来告诉百姓:政府究竟是以速战速决、尽快清零,还是以缓慢而温和的抗疫路线为目标,大家也才好根据政府政策,提前安排好自己的 生计

如果目标是尽快清零,封城是唯一解方,应该是医疗专业人士一致的看法。谨盼台湾决策高层尽快决定战略方针,再施以配套的战术作为,让人民知所进退,才是当前要务。(作者为史丹佛大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