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与科普
入冬海鲜上菜,在媒体上常见的是白肉旗鱼、磺火小卷的当令渔鲜,鲜少看到知识或海洋保育的反思提醒。即便近年扭转为倡导「绿色海产」,但台湾人还是「吃」的海鲜哲学。海洋栖地环境因滥捕日益恶化,市场、消费者日益高端化的消费,愈发绝灭濒危的海洋生物。
怎么解救?期待民智大开,但民智怎么开?期待教育部、科技部的科学教育吗?远水救不了近火,尤其这些不接地气的科学宣导,教条的训示,其实「一宣就倒」,完全谈不上科学教育。
其实,衡量国民的科学水平,不应是学校正规的科学教育,而是社会整体的科普环境。国民的科学水准如何,不是理工、数理的学子比率,是全体国人都能接受科学知识、科学讯息,这得靠科普环境;必须大环境有浅显易懂的科学资讯流通,才能培养国民的科学水准。
强调科普,因为它是全民教育,比校园内的科学教育重要得多,很难依赖传播媒体的科学资讯,因为现有媒体从业员的养成环境并不科普,他们不能传递、转译科学知识及讯息为常人百姓能懂得普通话。打造科学知识的无障碍传播环境,除了校园的通识教育,不只理工、数理科系学生能听得懂,更让文史科系也能接收科学知识,这得靠科普环境营造。社会有充分、易接收的科普讯息,民众能无障碍接收,才能养成国民的科学素养。
最近读了一本科普书《海鲜的真相》可以当前述的例子。首先,科普是庶民知识,必须能读、能讲,如果拗口、不顺,书里再经典的知识也无法传播出去,只能呆死在书中,再怎么有科学贡献,也不会有社会影响力。
推介《海鲜的真相》一书,不只因作者是师傅辈大老,更因为作者洞悉科普情境,太了解「深入浅出」、与常民知识平台接轨的重要。再者,切入要有趣。例如这本书的「水母」切入点,问读者好奇有没有「水公」?因为有公、有母是常识,当然好奇「水公」是啥么回事?好奇心是阅读的诱因,才可能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常民百姓。
与常民的知识接轨更是知识传播的要件。这本书传递「天敌」的概念巧妙至极。例如举鲍鱼的例子,早年不知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在加州海岸无视海豹族群稀少、灭绝,鲍鱼因而族群繁盛的现象,华工乐得大吃鲍鱼。论述之后的海豹保育有成。食物链的鲍鱼族群因而消减,这本书提供无形的生物多样性、天敌平衡的知识。
不是推介书,只是觉得台湾太欠缺科普媒介了。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