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忘了告诉你的事 「迷失的一代」好想上班好痛苦
▲大部分韩国青年渴望从事办公类的工作。 (图/CFP,下同)
韩国失业率虽然于2016年降至3.7%,但青年(15-29岁)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从2000年来始终保持着8%的水平,甚至曾于2013年涨到10%左右;25到29岁的男性就业率去年更是降至69.7%。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公布报告认为,这是因为年轻人不愿从事低技能职位,但多数人工作能力又不相上下,相对应的职缺却供不应求所导致。
多数人经常从韩国综艺节目或韩剧来认识这个国家,并且因为光鲜亮丽的演艺事业与高度经济发展而产生向往,但是实际上韩国的社会也承载了庞大的压力,尤其体现在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上。
根据《韩民族日报》报导,韩国失业率从2000年的4.4%降至2016年的3.7%,但青年失业率从进入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8%的水平,2013年之后甚至涨到10%左右。此外,25到29岁的男性就业率从2000年的78.2%降至去年的69.7%,远远落后于日本(89.4%)、美国(82.3%)和德国(80.7%)。
韩国开发研究院20日公布了一篇《青年失业率为何上升》的报告,将部分原因归咎于无法在专门职业、半职业性行业(semi-professions)领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此外,制订报告的高级研究委员崔庆洙也指出,「韩国青年的能力不相上下,但他们渴望的办公类、生产类职缺却因为技术创新正在逐渐减少。」
▼韩国办公类工作的职缺逐渐减少。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指标显示,韩国25到34岁的人的平均能力属于中上层,但其中顶层1%人的能力却位于最下游;而底层1%人的能力达到了最高水平。换句话说,这意味着韩国青年的能力差距非常小,集中于中间值。
据悉,像这样能力相近的青年人在就业方面也更倾向于寻找办公类、生产类等中等水平的工作。然而,由于信息化革命的关系,这种中等技能职缺也正迅速减少中,而服务类、销售类等较低技能职缺则正在增加。崔庆洙对此分析表示,「虽然有人指出『职缺不匹配』是青年失业的原因,但准确来讲,能力相当(中间值)的青年人正在回避低技能职业。」
报告指出,失业率上升的情形于2013年之后,集中体现在4年制大学毕业生上。韩国男性于大学毕业后一年之内就业的比例,在过去15年间大约下降了10%,也就是说,随着男性就业率较高的制造业以及建筑业从业人数减少,毕业后长期失业的青年也不断增加。此外,除了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下降外,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自2008年达到84%的高峰后,最近则降到70%左右。
报告中也提到,「失业率之所以上升,是由于大学毕业的青年喜爱的专门职业、半职业性行业领域,无法创造更多的职缺」,这在技术类职业、教育、经营金融等领域更为明显。
▼韩国青年叫排斥服务业、销售业等工作。 (图/1111人力银行提供)
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们正经历着相当于日本「迷失的一代」的困境。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青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到21世纪中期为止,因饱受高失业率、低收入、担心工作不稳定等的折磨,而被称为「迷失的一代」。日本青年2003年的失业率为10.1%,达到最高峰,而韩国20多岁青年2017年10月的失业率也达到了10.1%。此外,韩国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资自2006年之后就止步于相同的水平,之后又由于非正式工作的职缺增加,对工作不稳定的担忧也越来越严重。
报告指出,更大的问题在于「标签效应」,指的是青年时期经历失业的人,不仅是在失业期间,而是一生都会在工资上出现损失的现象。这是因为失业期间丧失了透过业务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人力资本的质量也随之下降。根据统计青年模板分析指出,比起毕业后立即找到工作的青年,大学毕业后一年内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年工资减少了9.8%。数据显示,失业时间越长,工资损失越大,如果失业4年,收入则将会减少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