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杂志/从一坪开始 开创美好生活想像

【撰文/郑嘉蕙 摄影易俊帆 部分图片提供/施伟平

一坪空间,开启日常生活器物诞生;一方寸内,创造常民美好生活。「一平工房」在自家小阳台开启创作设计制作生活感手作器物,没有华丽辞藻、无须余缀纹饰,生活,就该这么美好……

从事平面摄影工作二十年的施伟平,一个转念,便钻进木作天地,在自家阳台开启「一平工房」生活感手作器物创作,再把创作基地迁到淡水古厝汲取能量。现在,除了参展,他更当起老师,把大半生艺术领略和学习的总和集结起来,一点一滴传承下去。

年届五十的施伟平,高中念的是电工,因为对影像光影特别有兴趣,学生时代就对黑白、彩色摄影暗房技巧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充分了解冲印化学的学问,花了三年的时间到法国巴黎进修,对影像显影以及底片媒材有独到的研究和探索。

从一坪空间 萌生创作梦

喜欢光的施伟平,用摄影在平面媒体谋生。透过镜头长期观察文创产业,他发现台湾文创商品强项与不足,二○一三年开始在新北市三峡「格子.共同工坊」和「分享工房」钻研木工技巧,学习木工车床与细木作。

「『一平工房』真的是从『一坪』开始的!」施伟平说。萌生创作的梦之后,他在台北内湖自宅阳台,挤进了车床和电锯,找来硬木软木,和其他玻璃灯泡压克力板……等媒材,就这样开始创作。

还没三个月,「一坪」迷你阳台工作室就被邻居抗议!施伟平为了长久的创作之路,把脑筋动到座落在新北市淡水老家的古厝,新与旧、简约与繁复,施伟平在红毛城一级古迹旁激荡出更多的创作能量。

家族渊源 提供设计能量

「其实我会做原木创作,和家族发展历程应该有很大的渊源!」施伟平表示。原来,施家原是淡水望族,当年淡水是木料对外运输的集散地,日治时期淡水地区非常重要的木材行株式会社施合发商行」就是施伟平的曾祖母所创立,极盛时期,「施合发商行」有两艘运输船,并留下现在老街上的古厝。家族发展历程提供的能量,和施伟平的创作轨迹密不可分。

淡水中正路上的古厝地坪约五十坪、有三层楼高,一楼是施妈妈的生活空间,二、三楼几乎都成了施伟平的工作区域。施伟平说:「我喜欢用不同的材质混搭,像是压克力板材、各式灯泡、玻璃……等等,和木料一起呈现出花器灯具书挡等生活小物。创作出炉,总爱在古厝里多着墨,激荡出不一样的想法!」

让设计力潜入校园

除了淡水古厝做为基地之外,施伟平还有一位创作谬思──牵手郑淑官。当年两人一起去法国巴黎进修,郑淑官钻研视觉传达设计,对金工、玻璃、陶艺版画各种媒材的交互运用很有心得。对于「一平工房」的分工,郑淑官负责的是灵感和品管,施伟平则专设计与执行,这对佳偶的艺术交锋,彰显文创作品的深度。

二○一三年九月,配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设计家进驻校园计划」,施伟平前进永吉国小,希望用工作室的开发设计力帮助推广工艺美学,让学童早一步接触创意商品的发展过程,从中培养美的鉴赏力、设计力,进而产生兴趣、拓展工艺触角。

「一平工房」的作品从设计与打样成型、从材料到成品、从产品呈现在文宣品前拍摄,都是两人一手包办。问施伟平困难点在那儿?「台湾仿冒太多了,实在吓人!」无奈一有作品出来,很快就有仿品问世,挤压了手工原木创作者生存的空间。

不过,施伟平并不气馁,他原创的能量、教学的热忱依旧持续,希望朴拙的原木创作可以点亮台湾文创的未来性,多希望台湾的优质文创有机会走出去、让国际看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好房网HouseFun》杂志2015年1&2月合刊号】◎封面故事>羊年购屋必胜宝典-计划篇/买房新手入门功bit.ly/1xXKK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