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面线别吃错! 新鉴别技术杜绝进口牡蛎混充台湾蚵

农业部水试所6日宣布成功建立牡蛎产地鉴定技术(简立欣摄)

境外牡蛎跟台湾蚵外型难以分辨(简立欣摄)

蚵仔煎、蚵仔面线是台湾的重量级小吃,但近年常有越南牡蛎以较低售价「混充本土」,且外型相似难以分辨。为杜绝进口牡蛎混充台湾蚵,农业部水试所今年建立「牡蛎产地鉴定技术」,协助产地标示、建立国产品牌。

夜市里蚵仔煎、蚵仔面线飘香,不过10多年来国产蚵产量、产值呈现下滑趋势,从2010年的3万6056公吨,一路跌到2022年的1万6692公吨,产量减少逾半,产值也仅38.9亿元。另一方面牡蛎进口量则年年增加,从2019年1931公吨到去年已增至5217公吨,今年1到9月更进了4525公吨;换言之,市面上有将近1/4是进口牡蛎。

其中与台湾蚵同为葡萄牙牡蛎(Magallana angulata)的越南牡蛎,外型几乎难以分辨,而越南蚵从2019年201公吨到去年已增至3023公吨,暴增15倍,今年1到9月也有2404公吨。

由于本地蚵产季约由每年3月到9月,因此每年10月到隔年2月进口牡蛎量最多,以填补本地蚵淡季。进口蚵和本地蚵相比,每台斤售价便宜30、40元不等。

农业部水试所研究员兼组长蔡慧君表示,牡蛎生长过程虽然不会移动,但其可食组织会累积生长及栖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利用该特性即可反映牡蛎产地来源环境,进而鉴别产地。

水试所从去年6月至今年9月间搜集彰化、云林、嘉义、台南及澎湖等5个行政区、6个区渔会,取得国产牡蛎样本380件,同时跨国搜集北越(下龙湾及荣市)、中越(岘港)及南越(芽庄)等215件境外牡蛎样本,共595件样品。之后先以DNA鉴定技术确认为葡萄牙牡蛎后,再利用感应耦合电浆质谱仪(ICP-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来源牡蛎的14种元素含量,以建立1785笔特征元素分析资料库,辨识率达97.3%。

蔡慧君表示,「牡蛎多重元素检验方法」和「牡蛎物种之鉴别检验方法」已于11月3日经食药署审议公开为建议检验方法(TFDAF0035.00及TFDAF0036.00)。目前国内虽未强制要求本地蚵标示产地,但「牡蛎产地鉴定技术」将有助于国产牡蛎建立品牌及行销。

至于市售牡蛎混充国产牡蛎的疑虑,渔业署表示已有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召集跨部会专案稽查,查核越南牡蛎的输入业者、供应盘商及下游餐厅业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