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油事件综论

福隆

不法商人将较低价棉籽油掺入高价的橄榄油,并进而添加有害身体的铜叶绿素增加卖相以牟取暴利。此黑心事件于今年十月被发掘后,陆续查出许多不法掺伪油品。虽然所有油品都未验出有不利健康的棉酚,但有些产品则被验出含有微量的铜叶绿素。因食用油事关食品安全至巨,举国瞩目,此事件之处理管控与赔偿诉讼等问题广为大众关注。本文将就下列提要逐条。

(1) 棉籽油近史简介

(2) 黑心油发生的原因

(3) 政府应有的观念立场

(4) 政府应帮助消费大众

(5) 政府应帮助油品业者

(6) 法律纠纷之处理

(7) 结论

(1) 棉籽油近史简介

棉籽油在欧美有相当辉煌的历史。自1875年除壳机问世后棉籽油产量大增,解决了当时欧洲因英法战争及工业革命后所造成的油荒问题。但是,两年后石油发电兴起,使点灯用的棉籽油市场因此式微,从而促使不法商人将它掺混到动物油与猪油之中,造成猪油在市场上的供应量超过当时所有猪只能够用以制成猪油的总量。此一怪异现象今年在台湾重演,市面上纯橄榄油的产品总量竟然远远超过橄榄油的总进口量。显然,又是棉籽油被用来掺入进口的橄榄油所致。

在1899年,棉籽油除臭后制成Wesson烹饪油;在1991年氢化专利技术使棉籽油变成取代猪油的Crisco植物酥奶油。棉籽油的使用量与普遍性从此迈向高峰。

直至1944年,棉籽油是美国最早最主要的植物油。目前则已退居第三,年产量约十亿英磅,占全美脂肪与油总量约6%。因其品质稳定且能够被高度纯化,它一向是被做为鉴定其他油类的对照标准。

(2) 黑心油发生的原因

纯油成本价位高。调和油是由纯油掺加低价油品的混合油,因此价位低。不久以前欧洲曾经查获不法油商以葵花籽油等低价油混入橄榄油或葡萄籽油,然后再添加铜叶绿素伪冒成纯油出售。这正是台湾不法商人仿照的模式。数年前台湾学术界提出报告详列纯油与调和油的检验方法脂肪酸成份比例,不法油商如获至宝,立刻动手设法将调和油的成份微调到接近纯油的程度,形成秘方。这种配方调制出来的油在官方的鉴定方法下会被认定为纯油。接着,他们立即进口大量调配用油,特别是棉籽油,并利用消费者喜爱高档产品以及追随时尚风潮的心理,对外宣称新产品是百分之百纯油,借此赚取暴利。至于一般调和油部份,则藉不纯的掺伪油进一步调配出低成本的油品竞价取利。这时,蒙在鼓里的食品监管机构仍旧以基准方法检验产品,当然无法抓包。

确实,目前食品科学鉴定油品以查证脂肪酸成份比例为主,不能提供原料长相与配料组成的资料。大统公司是本事最高配方最棒的上游油料供应商,他们专精于量产、货色卖相最好、检验能够过关、随时可以供货、价格又便宜到比其他厂家自行生产为低。向大统买油省钱省事省作业省仓储,只需下订单与指示要求即可,何乐不为?因此,黑心油案发后顶新味全一口咬定「我们爱国合法地向大统购入查验合格的油品再分装;我们也是受害者」。若无教唆大统的证据,顶新味全在法律上可以站得住脚。

就事论事,台湾油商用来掺伪的棉籽油是否含有害物质须视其成份及来源而定。在美国,联邦条规法典(The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CFR)规定棉籽为食用农作物,棉籽油含杀虫剂的限量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故此,无所谓「棉花不是农作食物,可大量喷洒杀虫剂,会造成棉籽油不安全」的问题。

关于棉籽油可能含有棉酚的忧虑,美国食品暨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S)已确切认明美国棉籽与棉籽油均不含有害剂量的棉酚。换言之,来自美国的棉籽油没有食安问题,而卫生福利部也迄今未曾验出含有棉酚的油品。

至于铜叶绿素,卫生福利部近日宣称已研发出检测方法,确实可喜,但因经验不多,且未能定量,故其特异性、精确度、实质意义的解读等均有待加强。易言之,检测结果是否能证明油料中的铜叶绿素乃人为添加或已超过安全剂量等的科学论证均尚未建立。

(3) 政府应有的观念与立场

人民可以吃什么或该吃什么不是政府的事,但政府有管控食品制作与销售以及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平时政府的职责在建立与督导食品产销体系,在现有的机制与经费下,着重对制造业者的稽核与例行查验。发生食安问题时,则启动机制封锁问题源头孤立疫区,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确有效的设备虽然必要,但昂贵精密的仪器不能克尽其功,还必须配以大量便宜简单快速的测试剂才足以应付实际作业的需求。再者,研发出能侦测原料中特异标记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一方面结果可靠减少争议,另方面可降低成本又节省时间。

商业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有其原由。一般说来,产品经过一手价格便增加一倍甚为正常,不属暴利。含智慧产权或有品牌的产品过手时,价格跳跃倍数更高。确实,经商牟利乃天经地义、有其投资、成本、竞争、风险等因素必须考量,而政府的税收与人民的工作机会亦均有所赖之。因此,政府维护食安应本科学根据,就事论事,不应顺从舆情争论而特意打击商家产业。

(4) 政府应帮助消费大众

食安发生问题时,消费大众一定想知道「我已经吃下肚的会不会有问题?什么才可以吃?」这时,除了立刻启动食安机制外,卫生福利部应:(1)购买商店架上所有与问题产品同类的GMP认证产品,进行检验。(2)覆核通过检验产品的制作流程。(3)公告合格产品的名称、批号、厂家,让民众知道  卫生福利部却迄今未验出含棉酚油品,可能与大统公司的棉籽油均购自美国有关。至于铜叶绿素,有些油品测出微量,但来自原产地国外原料油亦然。因此,应查考国外同样产品是否已有长期贩售历史。如果是,足证该产品通过人体长期临床实验,国内产品亦可准许贩卖。当然,如果国内产品的铜叶绿素含量较国外者高,或超过安全剂量,则绝对不许贩售。

大致上,食安管控的要点卫生福利部都已做到,只因初次面临挑战手忙脚乱,对民众的解说也不明确有条理。整体说来,本黑心油事件属于诈欺的成份较多,大统公司虽然非法添加铜叶绿素,消费大众仍不必为此恐慌。

(5) 政府应帮助油品业者

卫生福利部直至最近才研发出检验铜叶绿素的方法。因此,除非能证明黑心油事件综论油商非法添加铜叶绿素,或者油品中含超标物质,政府不应处罚油商或令其产品下架。于此同时,政府应告知并教导油品业者进料把关的检验方法,从黑心油事件已使逾2000家中间通路商陷入困境,一方面得先应付下游消费者退费,另方面却无法从上游供应厂家得到补偿。数万人的生计因此受到打击。政府此时虽已有所应对,但仍应更积极卸除发灾难财的印象,提出方案援助通路商,纾解其燃眉之急。

(6) 法律纠纷之处理

由于塑化剂事件提告者列举不出受害实据,以致于求偿52亿元却只得到120万元的法庭判决。同理可推,因黑心油的受害举证更为困难,诉诸法庭求偿结果势必更不乐观。

在2009年之前,台湾的西班牙橄榄油进口商曾经向政府检举「有厂家掺伪作假,成份不实」,因未获处理,故转请西班牙驻台办事处于2009年及2011年两度函告卫生署,附带报告指出泰山与福寿两公司进口的西班牙橄榄油未标明进口产地,且疑似掺伪以标榜100%初榨纯油。当时卫生署检验油品能力有限,亦不知掺伪事态的严重性,仅指示两公司加注原产地及列出油品等级后结案。

今年十月黑心油事件爆发后,西班牙商务处于十一月十四日发表声明表示,2009年之报告乃实习生所作之内部研究,旨在分析台湾橄榄油产品是否确实,不是评判产品合法性的研究,也不代表西班牙官方立场。显然,西班牙官方不但没有借此怒斥台湾厂商掺伪的非法行为,反而有意淡化黑心油事件的震撼冲击。对该国反应台湾媒体大惑不解,名嘴们更是瞎猜一通。

其实,若从西班牙国家利益的立场考量,其理甚明:(1)两度发函相告之目的在维护西班牙橄榄油的商誉与价格。(2)今天西班牙橄榄油在台湾已有总代理,订有契约,若无过失不能处罚总代理。(3)开发国际市场不易,必须珍惜总代理,否则不能进口到台湾。(3)台湾食用油事件已被有心人将之与毒油挂钩,不论是非曲直,任何额外争议都会使西班牙橄榄油输台归零的时间拖得更久。(4)检验油品的仪器方法与灵敏度逐年进步,过去检测西班牙橄榄油含铜叶绿素的灵敏度只及百万分之五,如今卫生福利部已有新检测方法,可能许多西班牙原产油品都过不了关,故不宜火上加油自找麻烦。

大统公司非法添加铜叶绿素罪证确凿法网难逃。其他油商则除蓄意标示错误诈欺不实外,难以判定他罪。关于铜叶绿素部份,政府先前没有检测方法,亦未规定必须检测,当然不能怪罪油商未做把关。关于国内油商向国内厂家购入掺伪原料一节,因该等原料的脂肪酸成份比例符合官方数据,故亦难以处以刑责。就好比某产品号称为维他命C剂片,如果检测结果确含维他命C,则不论制作原料为橘子、柠檬、人工合成物或回收垃圾,在法律名称上都站得住脚。因此,顶新味全登报声明自己不知情,也是受害者,有强力的辩证目的,相当高明。

对这种明知故犯逃避刑责的油商可采下列办法予以惩治:(1)不知情而买入诈伪原料或许可以不罚,但是因不知情而赚取的利润则须吐还给受害的消费大众与有关机关。吐回的利得不应一次偿清以致使其破产脱逃,应加利息分期摊还,使其员工不致顿然失业,仍可帮助原厂吸取教训,制作安全可靠的产品。(2)标示不实是制造业的重罪,同时也证明制作产品未遵循GMP流程。监管机关可凭此要求下架、罚款、停工、撤照等,使厂家遭到商誉、财务、时间上的损失。视厂家的恶质程度,监管单位可勒令改正错误,并借此调整「要求改善的程度与进度时间表」做出符合公平正义的惩罚。

(7) 结论

法治的三要项为立法、执法、司法。关于食安规范,政府在要求厂家循规蹈矩安全作业之前,必须先搞清楚食安的重点与执行办法,然后订定规矩并教导厂商遵守。基本上,最好的法规不是让违法者无处可逃,而是使守法作业成为最简便赚钱的经营方式。

关于食安执法,政府会面临的挑战包括「艺更高胆更大的不法业者」,以及「抓小偷难,抓干过警察的小偷更难」。因此,政府机关必须不断地求知创新,研发出新的检验试剂与方法,让贪婪之心知难而退,让偶发事件无近年来台湾屡爆食安事件,众说纷云,江湖说客挂帅,使人觉得台湾是个有理说不清的地方,国家社会为此虚耗重大成本。然而,从长远好处想,偶尔出小车祸有防止出大车祸的好处,黑心油事件对台湾或许有打一次预防针的正面效益。

●作者丘福隆,美国洛杉矶,生物科技业。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