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珍/18岁不念大学,要做什么?
▲人生只有一次18岁,除了念大学,还可以做什么?(图/达志示意图)
文/洪雪珍
18岁,是一个很棒的年纪!孩子都盼着长大到18岁,任何18禁的事都可以做。可是到了那一天,却又静悄悄的让它溜走…再回头,18岁过了,什么事都没做,只剩下一个身份:大学一年级。
今年我最懊悔的一件事,一月某个晚上下班回到家,儿子难得已经坐在家里客厅,看我开门走进来,打了个招呼从他身边飘过,从来酷酷不主动发话的他冷不防的在我后面轻轻说:「妈~我今天18岁!」
(该死!怎么忘了?)
对孩子来说,18岁很重要,他们有很多梦想要在这个年纪去实现,可是大多数的家长就这样让孩子的18岁过了…
●18岁,人生只有一次
小英总统还未上任,已经频频丢出议题,其中以「先工作再上大学」最具威力,针对的就是18岁的孩子,很多父母被炸得跳起来,直骂:「18岁还小,不念大学,要做什么?」
其实,小英总统这颗未爆弹,早在2014年就引爆过,技职教育龙头的台科大率先实施,年满18岁就有两年可以申请先去工作,即使不是工作,他们也不对休学理由设限。即使到今天,其他大学都仍然延袭旧例,必须是重病或服役这些理由才能申请休学,台科大的作法成为全台首例。
「就好像给你一张游乐园的入场券,什么都可以玩,不用太可惜!」姪子去年考上台科大之后,申请休学到美国做交换学生,这是去一年后告诉我的心得。
在没有升学压力下,他变得活泼开朗,主动交往很多朋友,英文精进,人格成熟迅速,自理生活能力也提升。回来之后,告诉他妈妈非常喜欢美国生活,大学毕业后要出国深造,而他会在台科大四年努力念书,拿到好成绩,申请好学校。
可惜,台科大校长廖庆荣说,实施两年下来,学生的申请意愿不高。
在法律上,18岁可以考驾照骑车开车、可以看18禁电影、可以买烟喝酒,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可以做很多事,遗憾的是父母认为他们还未满20岁,只是小孩子,而小孩子只要做一件事:读书、读书,再读书,错失这个成长契机点。
▲蔡英文要18岁年轻人先工作。
►►►掌握最新观点,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18岁,第二次的自我探索期
人生只有一次18岁,只有一次念大学前,只有一次可以抛开升学压力,有一些成熟却不那么世故,是最可以冒险与探索的年纪,一旦错过,终身无法弥补,只能引憾,可是父母仍然执迷不悟,不放孩子单飞,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到了大学毕业,仍然不了解自己,缺乏自信,不知道人生意义,也不确定人生方向。
父母总是在抱怨孩子是草莓族、啃老族,到了三十还不自立,其实应该怪自己!在自我探索的第一黄金年纪:青少年期,没有陪孩子了解自己、发掘兴趣,以为考上好高中是人生唯一目的;到了18岁第二个关键期,再度剥夺他们转大人的机会,以为念完大学,未来就会在眼前开出一片美好。
我在人力银行工作多年,深深感受到,台湾的年轻人迷惘而茫然…
一到毕业季,yes123都会做调查,每年都有1/4毕业生知道自己要从事的职业,其他3/4不清楚未来的人生方向。到了职场以后,很多人是在工作五六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职业,而这时候已经三十岁。
「现在你大学毕业了,可以好好想想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父母这句话,早就应该在13岁时跟孩子说,却一直拖延到23岁大学毕业,足足延误10年。小英总统提议先工作再念大学,不过是救回4年。
●休学,18岁最好的成年礼
休学一年可以做什么?我的同学移民纽西兰,儿子毕业后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跑遍全世界壮游一年,回国之后便静下来专心念书和工作,懂事成熟,像变了个人似的,同学下结论:「让孩子一年去做想做的事,是送给他们最珍贵的成年礼。」
同学告诉我,外国小孩都是这样做。交换学生、到世界壮游、打工度假、短期游学、做学徒或工作…都可以是选项,让18岁这一年精彩丰富,充满回忆。
第一次剪断脐带做大人,出门在外,没有父母呵护,没有师长叮咛,凡事靠自己,就会快速成长,变成一个健全均衡的完整人。如果留在学校,书读得再好,成绩拿得再高,它的记忆和17岁或19岁不会有任何不同。
18岁生日,可以送孩子什么礼物?让他休学一年,去做自己,发现世界吧!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作者洪雪珍,专栏作家,职场理念:成功都是努力来的!目前任职yes123求职网担任资深副总经理,商业周刊专栏作家,曾任职自由时报行销经理、台北爱乐电台行销总监、联合报主编。本文原刊登于yes123求职网,经yes123粉丝团同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