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丙喜/民主灯塔不够亮?被疫情口水战淹没的台湾

行政院长苏贞昌至立法院,警卫协助测量额温。(图/记者屠惠刚摄)

黄丙喜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台湾国际知名度闪闪发亮,因为,紧急防疫的做法和效果令世人佩服。但政府的强势作为是否符合民主政治的国际规范,随着欧美各国采取的防疫管制松解,开始引起非常两极争议

这样的争议在两岸的学界尤其激烈,特别是加上一些国际政治因素涉入的情绪,造成一向以理性自许的知识分子都难免感情用事,偏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来做为裁定政府决策是否符合民主的主要参数

民主国家的精义在于民主宪政普世价值,缺一不可。美国原是世人期待的民主国家标竿,出乎意料之外,从2016年川普当选总统以后,美国就一直从「完全民主」降到「部份民主」的国家,主因出在政府运作得分降到7分,涉及普世价值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也都得分不高,其中,当然夹杂着许多人于川普作风的个人情绪和好恶。

根据《经济学人》2019世界民主指数,台湾得分7.73,排名31位,属于仍有缺陷的「部份民主」国家。选举程式与多样性9.58分,公民自由得分9.12分,但政府运作、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三项都有改善空间

台湾为何民主指数不像大家想像的灯塔那么亮丽?社会大众对政治人物的喜好太过党派化是主要原因。在民主社会中,对执政者或任何握有权力者的批评和监督本来就是天经地义,虽然支持者的辩护也很正常,但经常好恶过头,忘了自己才是国家主人身份

以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为例,很多的行政措施纵然乱中有序,但也有不少值得检讨、验证或批评。一场疫情其实是台湾公共政策非党派化的最佳时机,民粹口水却淹没了理性讨论的空间,许多人仍然缺乏政策沟通中必要的冷静、倾听和包容的胸襟

台湾现阶段民主政治发展的另一困境是,对执政者抱持着批判的立场,固然是民主社会公民养成的部分,但社会公民还没成熟到可以辩证地进行公共政策的思辨,更无法辨别避免踩入政敌的对立架构和其设定的贩卖情绪的语境中。这是我们面对国际政治又处于民主初阶的社会需要面对的课题

台湾的民主政治修养有待提升,从这次疫情防治的中后阶段,中央官方和非同党的地方首长愈益呈现的非理性的施政对峙可见端倪。台湾的民主若要对大陆发挥更亮的灯塔效应显然得加点油才行。

热门推荐》

► 黄丙喜/一纸陆生暂停令 大学陷疫情重灾区

► 邓鸿源杜兰特詹姆斯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遇到挫折就想大吃大喝?你也会「情绪性进食」吗?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