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宝特瓶装自来水 毒物医:恐把塑化剂、微生物喝下肚
高雄地检署破获一起回收「丹枫之水」宝特瓶装自来水重售案例,李姓男子坦承犯行长达10年,更在家中装设填充器具重新封盖。虽然食药署到场调查时,发现李男有用简单的滤水器净化自来水,但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表示,喝到回收瓶填充的自来水,主要有2大问题,严重还会增加急性肠胃炎风险。
颜宗海提到,市售瓶装水或矿泉水,材质都是环保署回收材质1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一般把瓶口做得很小、瓶身很大,就是不建议重复使用,因为口水中带有很多细菌与细菌,但瓶口小不易清洁,重复使用可能会把细菌吃下肚。
此外,PET材质不耐高温,若李男在回收空瓶后有拿到太阳下曝晒,可能会让瓶身溶出微量塑化剂,此时就算填充常温自然水,水中也可能会有塑化剂残留。
高雄地检署调查发现,李男是在家中私接自管线,用机具将过滤后自来水分装到回收空瓶中。颜宗海表示,自来水若未煮沸,都可能有微生物残留,「就算过滤过也一样」,喝下肚会增加急性肠胃炎风险,或出现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