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国军救灾的严正问题(三)让国军发挥救灾能量的解决之道

检视国军救灾严正问题(三)让国军发挥救灾能量的解决之道

图、文/特约撰述 林健华

台湾面对台风、洪水及地震频繁的地理环境天灾躲不过,却能强化救灾能量,让灾损降到最低;曾经主管救灾业务的退将指出,如何让救灾主力的国军部队发挥最大效能,必须从法律、指挥机制、救灾装备经费全面进行检讨策进,排除中央地方政府、各部会本位主义心态,否则,难以发挥国军救灾的功效。

现行灾害救法》的指挥权归属,让军方无法发挥第一时间救灾能量。

灾防规定主管机关中央是内政部,地方是直辖市县市政府,当灾害发生时,现行规定是各基层村里邻循行政系统向乡镇市区、乡镇市区向县市政府、县市政府再向内政部回报灾情,并由内政部所成立的「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指示国防部逐级下令作战区、救灾部队执行救灾。

▲如果修正第一时间救灾指挥权,无损内政部是中央救灾主管机关的职权。

实际救灾执行需要,灾防法应修订增加赋予国防部为灾害第一时间紧急救难的指挥权力,并律定国军救灾在完成抢险、救命阶段后,再将指挥权回归地方政府,让无法第一时间完全掌握辖区内灾情的地方政府,能有更多的救灾准备,也同时避免拥有救灾指挥权的地方首长,因灾情状况不明胡乱派遣国军救灾兵力,甚至延误救灾黄金时间

因国军救灾所使用的装备,不管机、船、车辆机具、装备,都是现役作战装备,本就是用于作战,虽然一样可以达成救灾任务,却是大砲打小鸟的资源浪费;以台湾灾害最迫切需要的两栖运输车辆来说,使用一辆造价5、6亿元的陆战队AAV-7执行人员救援,不如采购该型车的民用版,造价一辆不过3、5百万元,便宜又大碗。

而国军因应可能灾害的「预置兵力」,也应该全面取消,改成营区待命;有备役中将说,从马英九总统任内八八风灾后,国防部开始实施灾防「预置兵力」,针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先行派遣待命部队进驻,但这一来,无疑将救灾官兵推上险境,一旦灾害发生,少数预置的兵力也将同时成为受害人,没救到灾,反而需要额外兵力救援;他说,官兵执行救灾任务前,应该养精蓄锐,预置地区根本不可能提供官兵完善休息的场所与环境,兵疲马困怎么救灾?

救灾,是一门专业任务,因应不同型式灾情,必须使用不同救灾装备,历年来,台湾可能发生灾害地区大多固定,应该由职掌救灾的消防署编列预算,购置相关装备、器材,委由可能灾区附近驻军保管、维护、使用,再依据灾防法34条规范,协调国防部排定年度救灾装备使用、救灾技能教授,提升完全不懂救灾的国军官兵救灾技能,如此也可以避免国军作战装备的过度耗损,影响战备

架设帐棚区当成灾民收容所,是紧急救难的第一步,安全管理十分困难。▼国军营区收容中心设施完善、管理及支援有序、安全维护便利,灾民比较安心。

救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灾民处理,如何让受灾民众在第一时间获得安置、医疗,攸关救灾成败至巨,不管地区活动中心、礼堂,甚至临时设立帐棚区,都非中、长期照顾灾民之计;军方人士指出,国军几波大裁军后,许多营区都闲置不用,而相关设施都仍完善,如果内政部或地方政府可以接收、整理为灾民收容中心,平时由替代役男负责看管、维护,绝对可以容纳更多灾民,提供更周全的照顾。

至于救灾经费支应的问题,军方人士表示,可以由行政院订立中央及地方政府实际救灾预算的分摊比例,由年度救灾预算或第一、二预备金支应,也可以由行政院要求各业务主管部会运用预备金分摊支应,当然,如果行政院统一买单支付,所有单位应该都会拍手叫好;军方人士说,要不,就请行政院正式核给国防部编列「救灾」预算科子目,让国防部按照历年救灾平均冲销金额编列国防预算外的救灾预算,就不会再有多挪西移、互踢皮球现象,更不会继续单独由军方买单的问题。

▼灾民小朋友模仿救灾直升机起降指挥手势,有模有样,让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