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正本清源?国军救灾服装争议
▲美国陆战队的FROG服装,其实最适合天气炎热的台湾穿着。(图/USMC)
5月1日媒体报导,行政院长苏贞昌由于汛期将至,致电国防部长严德发了解国军救灾能量时,提到救灾的服装是否能就官兵实务需求调整,因此严部长指示相关单位精进国军官兵救灾时的服装。
国防部5月2日新闻稿表示,有关「救灾服装」设计,主要考量基层官兵替换及因应执行不同类型灾害等需求,以现行数位迷彩色调为主,朝吸湿、排汗、透气、抗UV及耐磨方向规划,使官兵执行救灾任务时能兼具舒适、便利功能,因时因地调整。
接着5月5日媒体报导,国防部表示为了持续精进国军装备、服装的迷彩效能,已要求各军种针对所属服装及装备迷彩样式,确认是否符合未来作战场景需求,并完成评估报告。现阶段将依陆军司令部因应特战部队多元任务的需求,由中科院循数位虎斑迷彩野战服发展模式,研拟城市、多地形、雪地迷彩图样,纳入陆军年度计划内筹补,以满足特战部队的任务实需。
▲用于作战任务的战斗服原本就应具备耐磨、透气、抗UV等功能。(图/USAF)
数位迷彩战斗服不能救灾?
先不论救灾虽然是国军的任务之一、但并不是最主要任务,因此是否需要专门的救灾服装仍有待商榷,重点是新闻稿中提到,「救灾服装朝吸湿、排汗、透气、抗UV及耐磨规划,以补现行服装之不足。」这完全是严重的逻辑谬误,因为吸湿、排汗、透气、抗UV、耐磨,不也都应该是战斗服必要的特性吗?
那么所谓的「补现行服装之不足」,缘由究竟是国军换发的数位迷彩战斗服不具备吸湿、排汗、透气、抗UV、耐磨特性,还是当初在研制数位迷彩战斗服时,承办单位认为不需要以上特性?若是前者,显示数位迷彩战斗服的招标生产及验收过程存在明显弊端;若是后者,则代表国防部高层当初下的决策错误。
事实上,问题关键在于军方惯有的「头痛医头」思考模式。国军2014年才开始推动新式数位迷彩服的研发,加上新式战斗个装的配发,并没有精进迷彩样式的必要性,否则岂不代表中科院研发现行数位迷彩服的研发过程存在弊端。至于特战部队针对不同作战场景的需求,事实上陆军特指部的官兵原本就有黑白色系城市迷彩服、白色雪地服等,狙击单位也已在穿着多地型迷彩服,根本不需要由中科院重新研发。此外,所谓的数位虎斑迷彩野战服发展模式,当时其实是「先射箭再画靶」,海军陆战队指定要虎斑迷彩样式,中科院只是配合将图形数位化而已,根本谈不上研发新迷彩。
▲海军陆战队的数位虎斑迷彩服只是将原本虎斑迷彩图案数位化。(图/DIIC)
追根究柢,战斗服的换发应该要系统化,而不只是为了跟上潮流、换个迷彩式样,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兼顾预算及品质。以美军最早换发数位迷彩服的陆战队为例,全面配发的抗焰部队装具(FROG),即外界俗称的「青蛙装」,其实全套包含排汗抗焰内衣及抗焰战斗衫、战斗裤、头套、手套等,更不用说搭配数位迷彩服的还有极寒气候服装系统(ECWCS)。反观国军,除了战斗个装之外,只不过是把原有的丛林迷彩服装、小帽、外套等换成数位迷彩,服装式样再稍加修改罢了。
再者是全面配发的战斗服、个装品质,就不提曾经闹上新闻版面的「薄纱数位迷彩服」,网路上也有当兵的网友反应,新式战斗个装的战斗腰带(腰封),在挂上水壶后没多久就裂了。还有官兵表示,数位迷彩服的透气性、耐磨度,并没有比原有的丛林迷彩服好。不可否认的,国军在采购装备时会有预算限制的困难,但相关单位若能在设计阶段参考、接纳各方建议,同时在生产阶段评估各种可能的替代材质,以台湾纺织业现今在机能布料方面的成果,或许现役的数位迷彩服就足堪因应救灾任务了。
►看更多【尤里安】专栏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全球防卫杂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