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昭弘、凃维穗》航空业防疫太宽松

长荣航空企业工会交通部审慎评估以减班作为究责和处罚之手段。图/长荣航空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航空运输产生了巨大影响,航空公司面临着因应疫情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国际组织规定,以及不同国家当地边境检疫规范的许多相关的潜在责任与风险,必须随时提出有效防疫措施计划修正载客契约政策,以维护航空运输安全。故航空业因其可能加剧疫情传播,而成为各界关注重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不断修正「大流行期间和大流行后客舱操作指南」提供航空公司各种防疫措施;ICAO亦公布各国应依据「COVID-19公共卫生危机期间的航空旅行指南」,制订航空公共卫生程序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发布了适用的指南,并呼吁各航空公司和机场尽量与不同国家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合作。2020年6月7日,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修正「国籍航空公司实施机组人员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业原则」,自外站返国之航空公司机组员不列入通报社区居家检疫14天名单

据报载,12月23日,长荣机师仅隔离3天,造成本土感染再现的问题,也使国人对第三项作业原则第六款(1)乙之规定是否过于宽松提出质疑。12月28日,指挥中心公布修正作业原则,长程航班入境他国的机组员,返国后必须完成7天居家检疫且安排采检阴性后才能进入社区。依据《国际卫生条例》第28条有关入境港埠船舶飞机防疫规定,可采取世卫组织建议的卫生措施或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卫生措施。依据美国CDC于2020年12月10日公布隔离标准,对于新冠肺炎无采检情形下需隔离10天,采检阴性需隔离7天。欧洲EASA要求在某些状况机组人员需隔离或检疫14天。IATA于11月提出报告希望一次采检零隔离;ICAO提出在到达前72小时进行测试,并在第4天或第5天进行第二次测试,到达后7天再次采检。显示相较于各国际组织,我国对于机组员之检疫规定较为宽松。

然而,此次纽西兰籍机师染疫事件重点应该是找出原因,防范于未然若依规定执行,却还造成染疫,表示目前政府的航空运输相关防疫规定仍然不够完善;另外,政府实施机组员入境3-5天居家检疫规定,系因怕航空公司检疫过久会有人力不足问题而造成飞航中断,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停飞了,应该重新检讨是否机组员与旅客可以一视同仁落实14天居家检疫,如果做不到,至少照ICAO国际组织的建议,机组员与旅客落地入境全面采检,二采阴性后才能再执行下一趟任务或进入社区,以避免航空运输成为防疫与安全破口

最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及未来潜在危机,政府及各航空公司在负担大众运输社会责任下,皆应不断搜集国际组织最新资讯,检讨修正相关规定与拟定完善防疫计划,航空公司更应落实各项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及管理,让机组员、旅客及全民免于遭受感染的恐惧。

作者蒋昭弘中华科技大学航空服务管理系助理教授;凃维穗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