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深潜6千米 拍下白身紫尾「舞姿」优美大海参

▲「蛟龙」号。(图/翻摄自新华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蛟龙」号在近日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的最后一潜,在太平洋雅浦海沟(Yap Trench)超过6500公尺的深渊区带回了海参海星海百合跟虾等11只大型动物。第70次下潜的潜航员傅文韬表示,「这次我们又看到了游动中的狮子鱼,而且不止一条。」深渊区里的丰富的生物世界让人大开眼界。

这次下潜的地方在雅浦海沟南部东岸,最大下潜深度6684公尺。主驾驶是第70次下潜的潜航员傅文韬,副驾驶为在印度洋南海和太平洋深潜过的实习潜航员陈云赛,随行科学家是以研究海洋动物为主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东声。张东声表示,「在深海里看到海百合、海参,让人非常有满足感。」

▼「蛟龙」号此次下潜拍摄到狮子鱼跟虾。

在「蛟龙」号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不止一只狮子鱼出现在镜头前,牠们不疾不徐地游着,舒展而优雅,有王者之风。作为具有深渊特征的生物物种,狮子鱼通常生活在6000公尺至8000多公尺的深渊区。除了狮子鱼之外,其他不同种类的生物也被「蛟龙」号给拍摄到,像是每次深渊区下潜,「蛟龙」号几乎都能看到不同种类的海参,其中一些海参游泳的「舞姿」优美令人难忘。

有著白色身体紫色尾部的海参,是生活在这里格外漂亮的一种海参,个头较大、身体圆润。为了给科学家提供研究样品,主驾驶傅文韬用「蛟龙」号的机械手臂轻松地获取了这只海参。不过才刚抓到不到3分钟,这只海参就从网子里跑出来,机械手在水中再次将其逮住,不一会儿海参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

▼「蛟龙」号每次下潜都会拍摄到不同品种的海参。

「蛟龙」号此趟航程中最常见到的生物就是虾,一只身体约7公分长的红色大虾,在「蛟龙」号的灯光照射下格外醒目。当「蛟龙」号正在附近观察有没有其他生物,这只红虾一直在周围游着,像是在巡视自己的土地。事实上,即使在更深的海底数量最多的大型动物仍然是虾。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在雅浦海沟投放深海着陆器时,便分别从7000公尺和8000公尺处捕获了大量的钩虾。

深海生物生存在高压低温、黑暗和缺乏营养极端环境中,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从「蛟龙」号拍摄的视频里可以看到,影片中所能呈现的只有大型动物,更有无数肉眼所看不到的微生物生活在深渊区。科学家希望借由深海技术突破学术研究的深入,能够对这些深渊区里的特殊生命有更多的了解。

▼海底拍摄到的白色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