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试办 跨领域学士学位 选课不设限
教育部26日宣布推动「跨领域学士学位」试办计划,初期有阳明交大、成大、清大、台师大、政大、中央、东吴及长庚等8所大学参与。(林志成摄)
为培养学生的跨域能力,教育部26日宣布推动「跨领域学士学位」试办计划,阳明交大等8校参与,113学年第2学期起受理校内学生申请,明年秋季开始修业,每校参与学生以不超过5%为原则。该计划是参考台大「校学士学位」的经验,台大现已有社工系学生,正进行跨领域修课,希望未来一圆导演梦。
教育部次长叶丙成说,这次推出的「跨领域学士学位」计划,除打破学科与系所的藩篱,更引导大学协助学生根据兴趣与职涯规画,选择跨学科领域的课程,并经由专属学习计划来获得学位。学生可依需求组合跨学院的课程模组,由学校提供自由搭配数个不同领域课程的弹性,如资讯、经济、心理学等不同领域,进而取得跨领域的学士学位证书,并注明修习过哪些专长,成为多元领域人才。
叶丙成指出,这计划是参考台大「校学士学位」的经验,每个学生除了原来学系课程外,还可修「校学士学位」相关学程,毕业学位可能是原系、校学士、原系及校学士等三种之一。目前邀请阳明交大、成大、清大、台师大、政大、中央、东吴及长庚等8所大学参与,其他学校若准备好,也可陆续加入。
台大专案办公室主持人詹魁元表示,台大「校学士学位」已迈入第3年,由学生宣告自己想做的事,经由校方许可及辅导后,按照自己的规画逐步完成课程,这可说是在创造个人专属的学习途径,往「一个人的系」方向前进。
台大社工系四年级吴谚松说,他未来希望当电影导演,大一、大二时先在社工系培养人文社会的知能,大三起申请修读「校学士学位」学程,修了许多影像相关课程,后来发现还要会行销及用商业思维来营运,因此又修了设计、品牌管理、顾客经营及创新创业等课程,往自己职涯目标迈进。
政大副校长詹志禹表示,他们的「校学士学位」学程,限学士班非延毕学生申请修习,预计明年4、5月接受申请,秋季班开始修课。目前政大设定2%学生会来修「校学士学位」跨域学程,每年级约40个学生,4个年级共160人。
阳明交大副校长陈永富则说,他们已规画好47个跨领域学程及29个微课程,参与「校学士学位」的学生,除了自己原来学系的课程,还要修跨领域及微学程共约5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