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维-China shock的台美差异

图/freepik

所谓中国冲击(China shock),是在劳动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里被广泛讨论的一个现象,意指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并成为「世界工厂」之后对于他国经济的冲击。China shock的文献,多数是在研究对美国制造业与劳工的负面影响。在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学里,这有重要的意涵,因为这是了解美国政治变迁的关键。

■美制造业一蹶不振,劳工转行不易,出现「锁定效应」

有人估计过,China shock 让美国的制造业有高达500万人失去工作。铁锈带(Rust Belt)一词虽有更久的渊源(80、90年代美国制造业已经有一批来自日本、韩国与台湾的冲击),但China Shock对于美国制造业与劳工的影响更剧烈、在地理区域上也更广泛。换句话说,美国长期以自由开放为主轴的政治思想与经济作为的背后,一直有一个反对的伏流在广义铁锈带滋长:这形成川普崛起的舞台。

但China shock 对台湾的冲击也是类似的。90年代与2000年代间,台湾传统产业大量出走、西进。乃至阿扁时代对电子业以及部分半导体业的西进开放,许多电子产品组装(特别是笔记型电脑)也大量出走。

差别是,台湾的失业工人很快地往服务业转进。2012年左右,我在捷运南港站出来搭计程车去中研院。早上10点,非尖峰时间,没什么客人,但排班的车一眼望去有20台之多,看了心里很酸。你现在早上10点去南港站看看,排班的也还是有,但却只有小猫两三只。

台湾服务业的劳动生产力在2000~2014年间的成长率,远远落后于韩国,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力却差不多。这个现象背后有两种可能。一是台湾的服务业的TFP(全要素生产力)成长比韩国慢。二是台湾的制造业淘空进中国的情况比韩国严重,当工人大量转进服务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力的分母就变很大。

■台湾失业劳工转进服务业;科技业进化也持续支撑出口

然而,台湾在2000~2018之间看似失落的20年,却也不是太失落。一来,电子业与半导体都一直在进化,二来,石化业在这段时间还是很稳定地供输GDP成长与出口成长。更重要的是,失业工人还是相对容易地往服务业转进,而这一点,在美国的铁锈带是不太成立的。

如果导致你失业的工厂,是在大都市周边,例如匹兹堡,那么工人还是能往服务业转进。但美国太大了,多的是仰赖单一产业乃至单一工厂的所谓公司镇(company town)。美国土地太便宜了,这样的单一制造产业与单一工厂现象在美国随处可见。我曾经造访过纽约州里的这样一个地方。因为IBM的工厂,该小镇曾经非常繁荣。但后来IBM撤厂了,那个小镇就垮了。或许你会想,当时那些搬来这里工作的人,再搬走就好了,但事情没有那么单纯。

有些人是会搬走。但有些人,他们在该地的全盛时期买了房子。在工厂搬走之后,房价暴跌,他们背的贷款还没有还清,房子卖了也没有什么钱,于是只好在当地勉强找些工作。但在需求惨澹的情况下,工资也很低。换句话说,美国一个公司镇失去了制造业,也很难支撑起一个像样的服务业。这样的小镇悲歌,源自于这种搬来之后、却搬不出去的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没有看清产业的风险,也看不清当地房地产泡沫的危机。一部分是人的有限理性,另一部分是土地太多的福中之祸。

就算美国整体房地产长期向上,但那千千百百个「在地」的「泡沫」,破了就破了,很大机率是不会回来的。

台湾土地不多,多数的制造业还是在大都市周边。于是没有这种「在地泡沫」的问题,也就没有美国那样的锁定效应。要就近在都市里找一个服务业的工作相对不难,要移到另外一个城市也很容易。

当然,China shock还是有许多其他面向影响台湾的经济与政治。台湾人受惠于与中国贸易及经商的大有人在。受害的人数也很多,但情节不如美国的严重。台湾人对中国的反感,多数还是来自于中共的种种文攻武吓与国际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