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身分证恐有资安风险 民团吁在野党勿放行预算

台湾人权促进会召开「人民隐私要保障,eID预算不能放」记者会。(图/记者林铭翰摄)

记者林铭翰/台北报导

内政部预计今年10月全面换发新式晶片身分证(eID),共编列4亿2千万元预算推动,不过国民党、亲民党时代力量党团在立法院临时会协商预算案时,均提案将预算全数删除或冻结。对此,台湾人权促进会等民间团体15日于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期盼在野党团能坚守提案,也呼吁民进党团不应罔顾人民基本权利受侵害的风险草率通过相关预算。

立法院14日举行全院委员谈话会,处理民进党立委柯建铭等67人建请召开临时会事宜。经各党团同意,于14日到22日召开临时会审议109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16、17日将进行密集协商。

台湾人权促进会副秘书长何明諠表示,针对eID的预算,国民党团本次提议全数冻结,而亲民党团、时代力量党团则提议全数删除,显见eID的风险问题未解已是各界共识,呼吁在野党团坚守提案,勿向行政机关妥协。

何明諠并指出,立法院在去年5月及9月已安排过两次eID专案质询,在该两次质询中,许多在野党立委及部分民进党立委皆针对我国法律个资保护及资讯安全的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并认为必须透过修法才能降低风险,但行政院与内政部却始终强调现行法律规范已足,不愿多做解释,「敷衍立法机关的意思明显,打算蛮硬闯关的姿态更是毫不可取」。

▲台湾人权促进会召开「人民隐私要保障,eID预算不能放」记者会。(图/记者林铭翰摄)

开放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柏锋则指出,以1998年行政院研考会的国民卡计划为例,当年已完成招标程序的国民卡计划,在民间团体和立委的连署压力下才暂停实施,当时领衔发起连署的正是现任民进党立委柯建铭,而柯当时的诉求之一就是订定法律规范。

李柏锋说,目前国发会不断宣称晶片身分证是身分识别钥匙,可以开启政府的数位服务,但使用这些服务后衍生的数位足迹要如何查询并删除,以及资安防护教育也看不见规划。此外,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先前也曾对台北市国中、小装设悠游卡自动贩卖机的个资保护提出质疑,并认同北市府订定专法予以规范,质疑「为何换成eID,民进党立场就转弯」。

台湾守护民主平台副会长涂予尹也表示,eID应用层面广泛,可能衍生的资讯隐私争议,早已远远超过《户籍法》的射程范围,若不透过修法或立法,显然难以符合大法官释字第603号的意旨。同时,《个资法》欠缺专责中央主管机关,也亟待修法改造,因此呼吁在立法院不应贸然通过eID相关预算,否则即是开立空头支票任行政机关挥霍、自弃监督立场。

台湾永社秘书彭至诚则认为,目前《户籍法》并未就晶面身分证所涉的个资及隐私权加以规范,对于eID的衍生资料是否可被使用也欠缺具体规范及审查基准,「法定程序」更是付之阙如,可能会有违反法律保留原则及法律明确性原则的问题。

彭至诚也说,中央印制厂委外印制晶片身分证时,仍可能衍生金钥重制而流出的风险,不仅有害人民隐私权,也是台湾应对中国资讯战必须思考的风险,呼吁立法院应要求主管机关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审慎处理各项风险,不应率然通过eID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