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修法纳没入车辆、乘客连坐罚 「被捡尸」也一样...最高罚3千!

▲酒驾修法加重罚,纳入同车共责,即便被「捡尸」的乘客,同样开罚最高3000元。(图/记者徐文彬摄)

记者赖文萱/台北报导

为遏止酒驾,立法院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修正草案,除将汽、机车行政分流管理并提高罚锾外,也首度加入同车共责、酒驾累犯强制加装酒精锁、车辆没入等规范交通部指出,子法预计3到6个月内完成,相关酒驾新制预估下半年可望上路。其中,在同车共责部分,即便是被「捡尸」的乘客,一律都会先开罚600元至3000元,但若非故意者事后可举证申诉。

▲酒驾修法,《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修法重点。(图/翻摄自林佳龙脸书)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35条修正重点如下:

1.同车连坐责任:若汽机驾驶者检定酒测值超标,年满18岁的同车乘客处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锾,但年满70岁、心智障碍汽车运输业之乘客,不在此限。

2.汽、机车行政罚分流处理:若酒测值超过0.15至0.25毫克,汽车驾驶者处3万以上12万元以下罚锾;机车驾驶处1万5千元以上9万元以下罚锾。

3.提高罚锾:酒测罚锾累加重罚,酒驾拒测、拒检者,处18万元罚锾,并累计重罚,如果5年内拒绝酒测2次,不论汽机车都处36万元罚锾,第三次则加罚至54万元。若5年内第2次酒驾累犯者,依照汽机车分流处9万元或12万元罚锾,第3次以上者按前次违反罚锾加罚9万元,以此累加。

4.酒精锁:因酒吊销执照的驾驶人,达年限后若重新考取驾照,车辆需安装酒精锁。若不依规定使用配备酒精锁的汽车,可处6000元以上1万2千元以下罚锾,并当场移置保管该汽车。若由他人代为解锁者,处罚行为人6000元以上1万2千元以下罚锾。

5.车辆没入:如肇事或致人于死者,应即没入该车辆,吊销其驾照,并不得再考领驾照;汽机车驾驶人有酒驾、酒驾累犯致死或重伤等情事发生,依法得没入该车辆。

6.延长吊扣时间:若酒测值超过0.15至0.25毫克,均当场移置保管汽机车及吊扣其驾驶执照1年至2年;若车上载有未满12岁儿童或肇事致人受伤者,并吊扣其驾驶执照2年至4年;致人重伤或死亡者,吊销其驾驶执照,并不得再考领。

7.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汽车运输业的职业驾驶人因执行职务,驾驶汽车因酒驾等致他人受有损害而应负赔偿责任者,法院得因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之请求,依侵害情节,酌定损害额3倍以下之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对于过失所致损害,得酌定损害额1倍以下之惩罚性赔偿。

8.自行车罚锾:自行车驾驶人,包含电动自行车、或三轮车慢车,酒驾罚锾将从现行的300元以上、600元以下,提高为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拒绝酒测的罚锾也变成2倍,可处2400元。

▲▼酒驾肇事被吊销驾照,达年限后若重新考取驾照,车辆需安装酒精锁。(图/记者陈家豪摄)

针对先前备受争议的酒精锁部分,交通部路政司长陈文瑞指出,警方拦查时可透过监理系统了解,哪些酒驾累犯必须依规定驾驶配备酒精锁的车辆,若没有依照规定驾驶,即可取缔开罚。关于酒精锁的相关配套措施,例如,酒精锁功能、安装技术、代吹防范等,以及酒驾累犯需配置酒精锁多久等时程,交通部将在3到6个月内搜集国外做法参考订定,并与相关单位讨论,最快可望在下半年正式上路。

▲酒驾修法纳入同车共责,若汽机车驾驶者检定酒测值超标,年满18岁的同车乘客处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锾。(图/ETtoday新闻资料照)

至于「同车共责」部分,交通部指出,该条例是希望同车乘客若事前知道驾驶者已经酒醉,就应该劝导他不要开车上路,但若在不知情状况下搭上车,或者是喝得更醉「被捡尸」等,也会一律先依规定开罚,当事人事后若不服,可以举证申诉。

▲交通部路政司司长陈文瑞(中)说明道交条例相关修法期程及配套。(图/记者赖文萱摄)

另外,在没入车辆部分,交通部表示,若酒驾犯开的是租来、借用或偷窃的车,第一时间也会将酒驾车辆保管,车辆所有人证明无故意过失责任后,可免于没入车辆。被没入车辆,依据六都规定,会被直接销毁;但若非六都,而是由公路总局监理单位管辖的车辆,会拍卖或者销毁。

《道交条例》修正案三读通过后,交通部将配合修订5至6条相关子法,预估最快下半年可望正式出炉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