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日本会社】谁把东芝这艘船凿开了洞?

文/老侯、图/镜周刊

自2015年日本媒体披露东芝集团会计帐做假事件(日文称「粉饰会计」)之后,集团内暗藏的财务危机如深水炸弹般一个接着一个地爆开,最终不得不走上断尾求生之路,且卖掉的是唯一能帮集团起死回生的半导体事业。所谓「大厦将倾,一木难扶」,更何况连这根木都卖了呢?东芝集团目前的状况正是「不卖半导体则死,卖了半导体难活」,真个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自懂事以来,东芝集团即是个高山仰止的存在,看着东芝集团今日的景况,心中感受绝非甚么「眼看他楼起,眼看他楼塌」那般,而是眼前的高山说崩就崩,惊骇错愕再加不解,仍不足以形容此刻心情。

要说起这家设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的老企业如何发家、如何壮大、如何崩坏,如今又该如何拯救,远非一篇数千字的短文可以讲清楚。我此处把芜蔓庞杂的事物暂且按下不表,单表这次引爆危机的「核能发电」之来龙去脉。

话说,日本有两个被国家养得白白胖胖的企业群体,一称「电电家族」,另一则是「电力家族」,前者指的是日本电信相关产业,后者则是日本电力相关产业,在国营企业独占体制之下,这些企业群体因为与电力或电信的国营企业合作,所以雨露均霑,成长茁壮。「电电家族」里,大公司有日立、NEC、富士通、东芝;「电力家族」里,著名的则有三菱、日立、东芝等。幸或不幸,东芝两处叨光,两边的钱都赚,成了营养过剩的企业集团。电信及电力长久以来既然是国营,日本国民对于电信、电力的价钱涨跌只有听之任之,说起来,这些公司是靠着「税金」养大的也不为过。常听人揶揄韩国大企业有官方支持,胜之不武,殊不知日本的大企业也是有着日本国家财源的背景,半斤八两。

这次让东芝彻底翻船的导火线,得从2006年并购西屋公司说起。东芝在日本做为「电力家族」的一份子,主要是承包东京电力等国营公司的核能发电机相关工程,由于做的是独门生意,半世纪来早已过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无须怎么大展鸿图之志,本身即是个盘根错节的大企业。2006年,恰巧遇到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应付全球暖化,纷纷出炉新对策,「核能」被视为干净的发电方式,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时空背景下,当时的美国布希总统早将「推展核电」做为国家能源重要政策,英国则在能源白皮书中也重新评价核能发电,芬兰则决定增设核能发电厂。以欧美马首是瞻的日本,自然不落人后,甚至有意超英赶美,日本内阁决定了《核能政策大纲》,日本经济产业省出炉了「核能立国计划」,在在都显示了日本的企图心

日本政府在核能发电上如此费尽心思,原因除了核能发电的一时风骚独领之外,日本已经陷入长期经济不振,再不为日本经济注入活水,迟早坐吃山空。核能发电既是日本国策,还是牵引日本经济发展的明日之星。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规划下,日本的核能发电「将在2030年之后达成30~40%以上」,并且「促成核能发电的国际输出」。但「国际输出」遇到那种付不出钱的开发中国家,又该如何?这也简单,日本帮这类国家垫钱,盖好了核能发电厂,届时再从该国的电费收入回收即可。

只是「核能输出」说得容易,没掌握核子反应炉的核心技术,输出只能是纸上谈兵,就在此时,碰到了核能发电大厂、能制作核子反应炉的西屋公司待价而沽,日本经济产业省看机不可失,极力促成国内企业参与竞标。您说,这些早就持盈保泰的日本「电力家族」,能不在此时回报国恩吗?如此这般,「电力家族」参与竞标,东芝即是其一,三菱重工即是其二。这些日本公司的积极参与,除了有经济产业省的鼓动,自身对于核能发电远景看好,也是原因。

但要命的是:两家公司各出各的价,谁也不让谁,本来西屋公司的标案,两次竞标、东芝本可以2000亿日币决标,到后来因为三菱重工嚷着要出更高价,于是有了第三次竞标,价钱硬是堆高成6600亿。就这样,东芝以天价买下了西屋公司,三菱重工仿佛仅是虚晃一招,纯粹来搅局。但东芝毕竟是得偿宿愿,购得当初,东芝集团额手称庆经产省喜上眉梢,升官的升官,表扬的表扬,全没把这6600亿当回事。您要问东芝为何把这6600亿花得如此毫不心疼,原来东芝有东芝的盘算。在经产省与东芝的瑰丽远景里,卖一组反应炉,2000亿日币,日后在全球大卖33组,将有超过6兆日圆的大生意等着送上门,拿6兆日圆营收与6600亿的得标价相比,您认为买贵了?东芝还认为买便宜了,真正「一心以为鸿鹄之将至」,压根儿没有反应炉「卖不出去」的这一条后路!

至于东芝买下西屋之后的故事发展,那就衔接上各位看倌已知的部分:反应炉真的「卖不出去」了。金融海啸之后,到处接不到单子,又来了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变,国外推销不了,连国内市场也彻底没了指望。「核电」从明日之星一变而成了明日黄花,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东芝集团拥有西屋,赚钱不成、脱手无处,负担沉重,一直拖到2015年假帐问题曝光,人们这才发现:自2015年倒算起来,东芝其实是闷声不响地亏钱,过去能活得下来,不是体质维持得好,而是假帐做得好。2008年金融海啸,日立大亏7800亿,创了日本电机业的记录,东芝「仅仅」亏了2800亿,反倒是轻伤。但如今真相大白之后,当年日本电机业第一亏的日立,其实是承蒙东芝做假帐,才拔得头筹,第一亏成了第一冤,东芝才是真正的大败亏输;现在,东芝既然连假帐都做不下去,日子自然也过不下去,且随时面临东京证券下市的危机。

这么大、又这么历史悠久的企业,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说垮就垮。东芝之有今日,自身判断失败固然是主要原因,但经产省的错误指导,也是难辞其咎。这次,东芝落到不卖半导体事业不能维持生命的地步,有看倌问:「东芝怎这么傻?把赚钱的半导体事业卖了,他靠甚么翻身?」这话问得好,但东芝能卖的都卖了,家电事业、医疗事业,纷纷易主,您说,他还能卖甚么?谁又敢接手?附带一提:台湾人家家户户都有的「大同电锅」,追本溯源,本是东芝家电的得意之作,如今在东京一些展览馆中还看得到这款电锅的原型,「TOSHIBA(东芝)」的商标俱在,供人怀旧,只是东芝家电已被中国「美的集团」买下。别忘了,大陆可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普遍用起「电饭煲」,现在尽管中国「东芝家电」仍叫「东芝家电」,但中国东芝家电的人还认不认得这款在台湾爱用半世纪的家电骨董、还愿不愿珍视近百年东芝的工艺遗产?想来真不胜唏嘘。

话再回到现在,东芝要出售半导体事业求活,结果就是在日本经产省强力介入下,三次竞标,排除了出价最高的鸿海夏普,最终由「日美韩」联盟购得,目前则处于协调签约阶段。这「日美韩」联盟算是临时凑成,背后仍是日本经产省主导,由出资最多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半官方)领军。日本官方不愿自家技术流落海外,在竞标过程大小动作不断,总算把野心勃勃的鸿海排除在外。郭董为此气不打一处出,除了声称「仍未放弃」外,还撕报纸抗议,但在向来人前低调惯的日本人看来,郭董的这种大动作很不受待见,日本网民各类尖酸刻薄的留言纷纷出炉,甚么「就是不卖给你,怎么样」「嚣张过头,就该给点颜色」,完全忘了这是一家牵涉上万人生计、两兆日圆的大案子,岂能意气用事?卖给一个半官方机构,真的妥当否?直到几天前,鸿海透过夏普,做出了评论:半导体事业瞬息万变,如果东芝半导体标案迟迟未有结论,东芝半导体所持有的技术将丧失优势,鸿海夏普将正式退出。

这话一出,让日本网民也跟着醒了。没错,日本人确实掌握着技术,但技术是伴随着鲜度的,如果没有好的决策与果断的经营魄力,技术迟早会有淘汰的一天,网民们留言少了之前的冷嘲热讽,反而是夸奖鸿海决策反应迅速,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的官僚不是一个量级,甚至开始忧心东芝半导体的命运,云云。

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为何就这么让人不放心?除了过去主导的企业改革案实在乏善可陈之外,公务员特有的泄沓因循,也让专家忧心忡忡。一名半导体业的顾问就这么撰文指出:「类似像东芝半导体现有的『四日市工场』建设案,再来一次的话,这群不懂半导体、不想负责任的官僚们,谁愿意立刻拍板定案?但不果断决定,半导体市场立刻就会把你淘汰。东芝半导体恐怕凶多吉少。」言下之意,东芝半导体被官僚为主的「产业革新机构」迎娶走,几乎就与慷慨赴义无异。

东芝这阵子的风暴,大概如此,当然,这是个历时十年以上的风风雨雨,我无法一一说明其细节。但走笔至此,当初是谁把东芝这艘大船凿出了大洞,答案难道不已呼之欲出?除了东芝的决策高层,经产省的官僚们也是共犯。看着经产省内外奔走,怪招出尽,就为了把东芝半导体留在日本,真如《陈情表》里的那句话:「经产无东芝,无以至今日;东芝无经产,无以终余年」,令人鼻酸,却又难以同情了。

目前在大阪经营一家服饰公司的台湾资深青年,前年遭五雷轰顶后,突然开窍,一手开公司,一手写文章。

更多镜周刊报导【老侯日本会社】需求是创造出来的-从免治马桶看日本企业的本事【老侯日本会社】台湾人有多像大阪人?一片漆黑不准出声… 日「黑盒子展」引爆性骚扰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