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 谈《1917》的误导

▲《1917》剧照。(图/达志影像)★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

记者朱锦华特稿

名导演山姆曼德斯问鼎奥斯卡多项大奖的《1917》,片名给人很大的期待,最后发现却是错觉:这是一个大时代里的小故事。这种感觉,就像是该片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前和颁奖时的声势一样:雷声大雨点小

在西方的历史书写里,「编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一些发生重大事件年份,后来往往成为该重大事件的一个代号符号历史学者作家艺术家在处理相关题材时,也喜欢使用这类符号,久而久之,读者受众也有了一定的默契。

例如1492,多半人都会联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789年,不用说,一定是跟法国革命有关。柴可夫斯基曾创作著名的《1812序曲》,稍为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要说的是拿破仑征俄失败的故事。进入20世纪,这套符号系统依然被广泛使用。例如1914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代表珍珠港事变、1968代表巴黎学潮、1997代表香港回归(大陆)等。

那1917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一战 时英国两名传令兵被派去喊停一场进攻。多数人都知道,1917年最「代志大条」的,是俄国大革命!它总共有两个回合:分别是(俄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这两场革命跟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息息相关的。俄国加入「协约国」(英、美、法等国)对「同盟国」 (德国、奥匈帝国鄂图曼帝国等)作战。但参战后暴露出俄国的贫穷与落伍,在战场上屡屡惨败,在国内则是经济崩溃、食物短缺、民不聊生,最终引爆「圣彼得堡暴动」。接下来士兵叛变、内阁解体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然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执迷不悟,让俄国继续参加一战,造成国内恶劣的经济雪上加霜,反战势力全面反弹。最终,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被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苏俄共产政权成立!

由于苏俄不断「输出革命」,日后共产政权席卷半个地球,严重左右历史发展。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名义上」的共产国家存在着。追本溯源,1917是标志着共产政权「横空出世」的一年, 二者几乎可说是像「连体婴」般的密不可分。

电影《1917》的故事,其实可以在一战期间(1914至1918年)的任何一年发生,没有必然使用《1917》这个片名,之所以会用,据说因为这是发生在山姆曼德斯祖父身上的真实故事,而他入伍那年,正好是1917。不过我怀疑导演或制片方是刻意使用这个震撼史册气场强大的年份作为片名,以撑起这个大时代残酷战场里的小故事。

《1917》是一部拍得很用心的电影(包括很多人吹捧的一镜到底摄影技巧),对战场上及壕沟里的许多细节也描绘得很细腻,但是它给我的感觉,还是跟想像中波澜壮阔、赤焰千里的1917有很大的落差。

《1917》在今年奥斯卡惨输给韩国片《寄生上流》(前者拿的都是小奖,后者拿的都是大奖)。倒不是说《1917》拍得没有《寄生上流》来得好。而是说,在现代多数人心目中,一战时大兵在战场与壕沟里的生命挣扎,跟当代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歧视、攀龙附凤+飞黄腾达梦想被残酷摧毁等切身问题比起来,似乎太遥远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