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南平的“美”“富”双赢之路

(原标题:“绿”城南平的“美”“富”双赢之路)

新华社福州2月15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孟昭丽 尚昊)南平是中国的一座“绿”城。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连续37年保持中国第一,被称为中国最“绿”省份。而在地处闽北南平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6.46%,又属“绿”中之最。

青山绿水是福建省南平市的主基调。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在这里,秀美的武夷山群峰连绵,郁郁葱葱;福建省的母亲河闽江亦发源于此,奔流入海。“绿色生态,是南平最宝贵的财富。”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说。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南平落地生根。

“绿”曾是南平之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于南平的百姓们而言,山水虽好,百姓却难以致富。这里虽被誉为“福建粮仓”,但为了生计,不少老百姓却不得不走出大山,为家乡留下了一片萧索

“老百姓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乡,而是我们要给出一条能富起来、留下来的理由。”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南平“生态美、百姓富”的破冰探索下,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对家乡也更有信心了。

几年前还因为地理位置而苦恼的南平市政和县外屯乡洋屯村村民,如今却骄傲地说“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

彼时,村子里常常是十年九淹,村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水稻,却常因洪灾颗粒无收,苦不堪言;而今,村子却根据气候和地域特点,组织村民大规模发展莲子产业

“我们村子现在是远近闻名的莲子基地,产品供不应求,贫困村的帽子也摘掉了。”政和县农家人莲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仁寿笑着说。

从“望天收”的传统农业到设施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大山深处的农民见识到了“种田”的多种可能性,田里长出的“好产品”也真正卖出了“好价钱”。发展最具基础的特色农业产业,是南平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举措之一。

“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首要的是选准产业,选择旅游、现代农业、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这些与绿水青山、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产业,又能更好地保护闽北的青山绿水。” 袁毅说。

位于南平市邵武市吴家塘的丰产毛竹林基地。小小的竹子以“绿”生“金”,为当地2万多群众解决了就业。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大武夷旅游圈的打造、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顺昌菇业浦城丹桂业、光泽鸡业松溪笋业……如今,在南平,一方方水土之上兴起了一个个绿色产业,以“绿”生“金”的探索遍地开花。绿色成为南平的招牌,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拥有国内最好的水。”——回忆起“相中”南平市顺昌县的原因时,欧浦登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一批像欧浦登这样的生态企业、集团纷纷把目光投向南平,让南平经济的“绿”底色更加鲜亮。在南平看来,只有拒绝非“绿”资金,才能走得更远。

“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则是绿色发展永续的动力。”袁毅说,随着绿色产业的发展,“补链”“强链”“扩链”势在必行。文旅结合、体旅结合、康旅结合,优质农业品基地、软件园的建设等,孕育而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其中的着力点之一。

演员们一声呐喊,大王峰玉女峰被瞬间照亮,15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组成“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现场效果如梦似幻……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一部以茶文化为表现主题创作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印象大红袍》迄今已接待了来自中外的游客243万人次,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这场共上演近2000场的演出如今已接待了来自中外的游客243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3亿元。打造该演出的企业还于2017年初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大部分演员都是当地村民,他们成为这一演出最大受益者。

“到2020年,武夷山将建成4到5个以 文化+旅游 为主要特色的景区,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00亿元。”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邓立俊说。

“活儿是实干出来的。”在曾于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的袁毅看来,干部的“精气神儿”特别重要。拒绝空洞的口号,让实实在在的“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政策、一抓到底”落地生效,成为南平“美”“富”之路的保障。

如今,南平已趟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之路。这条路是一条希望之路,如同绿色的意蕴那般。

“要让绿色富市,绿色惠民。要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袁毅说。

(原标题:“绿”城南平的“美”“富”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