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安全困境 政府真有决心解决?
▲继蝶恋花事件后,日前又发生阿罗哈客运撞护栏事故造成6死11伤。大型客车屡屡酿祸,政府与业者除了事后的检讨与道歉之外,还要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多少次?(图/记者庄雅婷翻摄)
「911」是个让许多人哀恸的日子,继16年前震惊全美恐袭事件之后,我国于今年911深夜11点在国道1号347.9公里冈山段,从高雄发车往台北的1辆阿罗哈客运,疑似闪避前车自撞护栏,导致多名乘客被甩出车外,造成 6死11伤重大车祸惨剧。
阿罗哈客运吴姓司机应讯时指出,车祸发生前一辆未开灯的自小客车突然窜出,当时该路段因天色昏暗,他怕撞上,转动方向盘闪避,疑力道过大,导致车辆失控,才发生车祸。事后,吴姓司机被检方依涉嫌业务过失死罪,下令20万元交保。
笔者综合本事故事实资料之调查结果来分析可能肇事之原因,获得之调查分析与改善建议如下所述。
一、疲劳驾驶之嫌?业者表示吴姓驾驶是在休息19个小时以后的第一趟上班,从高雄要开往台北,没有疲劳驾驶问题。
不过,高市府劳工局稽查发现吴姓驾驶的派车单11日零时才从台北开车回高雄,凌晨3时50分抵达,当天深夜11时又出车,虽然休息时间未短于8小时,却未计算出车前、回站后的准备整理车辆时间以及未能显示驾驶明确到勤时间;因此劳工局稽查人员不禁问:「为什么会排这种班?」高市府劳工局已要求业者提供GPS定位等更详尽资料比对厘清,确认驾驶的工时是否合乎规定。
二、超速酿祸之嫌?检方初步勘验行车纪录盘,经判读客运班车上行车纪录卡,车速大多维持在100公里,未超过上限110公里,不过在车辆冲向分隔岛撞击的瞬间,时速高达120公里,已超过上限,初步认定司机有超速肇事之嫌。警方已请阿罗哈总公司撷取数位行车纪录器画面,厘清案情。
三、未系安全带致死?根据研究资料得知,交通事故中未系安全带致死率,超过系安全带的3.6倍,而后座乘客未系安全带死亡率则为有系者的2.7倍。
国道警方调查后指出,当时车上16名乘客满座,但依现行法规,并没有要求全部都要系上安全带,只规定与驾驶并列的前座座位、前后车门及安全门后第一排座位、最后一排面走道的座位等须强制系安全带。6名死者都是未系安全带而被抛出车外,大部分有系上安全带的乘客都仅受轻伤。
还记得今年2月蝶恋花旅行社游览车造成33死,许多乘客被抛出车外受撞击死亡,当时检讨大客车在国道或快速道路「应全车强制系安全带」的声浪高涨,但事隔半年,强制行驶国道或快速道路大客车全车系安全带的法规,至今仍躺在交通部。
▲交通事故中未系安全带致死率,超过系安全带的3.6倍,但目前强制行驶国道或快速道路大客车全车系安全带的法规,至今仍躺在交通部。(图/视觉中国提供/示意图)
四、欠缺陆路安全行车模拟训练中心?大客车勤务驾驶员受训练经费限制等因素,导致事故前发生意外模拟训练不足,常常使得危机发生时驾驶员难以从容应对,更无法确保国人安全。
所以笔者认为,驾驶员教育训练必须从根做起、往上发展,可以的话政府或业者应成立陆安委员会及陆安模训中心,并且定期开会检讨、自我督核,考核不安全或不正常的内容,必要的话聘请专业顾问加入陆安委员会担任最高指导,而通过陆安驾驶员训练及模拟机考核者,才可上路服务大众。
事实上,大客车安全牵涉到多个面向,举凡「不疲劳或精神不继驾驶」、「不酒驾、不超速、不任意变换车道行驶」、「保持安全车距」、「车胎胎纹符合规定」、「提醒乘客系妥安全带」提升防卫驾驶概念,皆可减少车祸伤亡。
除此之外,我们建议交通部门及业者必须全面调整组织人力与薪资优化、积极育才,包括陆路行车管制、陆路安全管制、运务稽查管制,到最重要的教育训练等等,都得同步提升组织层级。
我们期许在最快时间内,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文青政府、官员及民意代表,务必全力以赴,改善陆地安全运输政策,立即开展陆安训练中心计划,为国民安全做最佳的督导及考核。
好文推荐
齐导用生命教会我们的事:国土保育之重
冯世宽莫名其妙的自信
●作者:蓝蝴蝶,公共行政硕士,时事评论作家。李福轩,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电机博士,567大联盟召集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