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者:美在哪些方面不会放松对华压制

大陆学者分析美国在哪些方面不会放松对华压制。图为11月8日拜登成功跨越270张选举人门槛,确定当选第46任美国总统。(资料照片黄世麒摄

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余翔9日在陆媒环球时报撰文指出,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在结构性税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话,在国内收入分配失衡压力下,拜登政府延续上届政府对华打压立场可能不会根本改变。拜登政府或不时从「恶法工具箱」中祭出一两项法规,以所谓中国国企补贴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智慧财产权保护不力、违反人权制裁规定等为由,对中国进行打压。因此,对拜登上台后,中方可以而且应该抱有乐观预期,但也应认清现实,保持理性

余翔认为,首先,在所谓涉「国家安全」问题上,拜登政府将会有所调整,但总体上不会放松。以便美国聚焦真正意义上的「国安问题」。要看到,拜登的经济复苏计划中包括打击所谓中国贸易「不正当」行为的承诺,涵盖补贴、倾销、汇率操纵、强制技术转让和智慧财产权保护等领域。即使被认为是温和派叶伦也表示,中国政府国有企业提供支持、「迫使」美国公司向中国转移高科技技术,以及中国开放市场步伐缓慢等情况值得关注。

余翔称,其次,下任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不仅取决于新总统及其身后政党政策主张,还受制于美国国内的整体政治环境。美国民调机构皮尤在今年6至8月间民调显示,美国人持对华负面看法的比例从去年的60%上升到73%,为中美建交40年来最高。

深层地看,美国人对华看法的后续变化更多取决于其国内社会改革进程富人和科技菁英攫取了财富的绝大部分,导致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美联储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最富的前1%和10%人口分别占全部家庭财富的30.5%和69%,而最穷的50%人口仅占全部家庭财富的1.9%,且这种差距呈加速拉大趋势。

余翔强调,川普在其任内没有着手对美国国内的分配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如果美国国内收入分配制度不做深刻变革,社会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在社会议题上给政治施压,未来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都必然会为国内问题寻找外部「替罪羊」。

余翔指出,最后,一系列限制中企的「恶法工具箱」有一定政策惯性。川普任内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香港自治法案》《国防授权法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发表《关于审计品质和监管获取审计和其他国际资讯的重要作用声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国内交易市场订单汇总审计计划》的补充规定等法规给拜登留下了一个「恶法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