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修「父母惩戒权」 会不会让管教失灵?
当小孩讲不听、念不动、欢起来的时候,父母该怎么管教?(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法务部拟修法删除父母的惩戒权,意味着以后父母进行管教时「不能打小孩」,事实上多数父母也不想打小孩,可是当小孩讲不听、念不动、欢起来的时候,父母该怎么管教?
父母管教权线上调查
《婴儿与母亲》于4月份在粉丝页上举行为期两周的「父母管教权」线上调查,其中关于孩子犯错时,父母最常使用的管教方式一题,结果显示31%的父母会责骂,不打小孩;25%不打骂,耐心沟通;23%则是会适度体罚;17%的家长选择取消孩子的权利。
由此可见,多数关心孩子的父母其实不愿意打小孩,就算要惩罚,也选择适度的体罚。
此外,调查中约有半数的家长不知道民法对于父母惩戒权的现行规定,不过由他们参与调查的行为可知父母仍在意关于孩子管教的问题。
Q1.民法1085条规定:「父母得于必要范围内惩戒其子女」,也就是家长可以有权处罚、惩戒小孩,请问您知道或听过这个法条吗?
知道49%,不知道51%
Q2.请问孩子犯错时,您最常使用的管教方式?
不打骂,耐心沟通25%
取消权利17%
会责骂,不打小孩31%
会适度体罚23%
严格体罚小孩0%
让小孩罚站4%
父母惩戒权在说的事
现行《民法》第 1085 条规定:「父母得于必要范围内惩戒其子女」,而修正版为:「父母保护及教养未成年子女,应考量子女之年龄及发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对子女为身心暴力行为。」
法务部拟修法删除父母的惩戒权,意味着以后父母进行管教时「不能打小孩」,不打小孩、禁止体罚是世界趋势,然而比打骂更有效的管教方法是什么?如果有方法管得动孩子,还会有父母想要变成张牙舞爪的怪兽大声咆啸吗?
爸妈都知道不该打不能骂,但到底要怎么教小孩?(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专家看民法修父母惩戒权
现在的家长多数用心,但也焦虑,牧村亲子共学教室何翩翩老师表示,在亲子教室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爸妈的忧心,爸妈都知道不该打不能骂,但到底要怎么教小孩?政府拟修法删除这些对孩子身心比较不好的惩戒方式,原始是出于善意,但是不是也能让父母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管教?
萨提尔教养专家李仪婷老师则从另一面向切入,她认为不如就由法律先做修正,全面禁止父母惩戒之后,或许反而能促使家长去思考,那我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管教孩子,属于被动式的学习。担任教育工作者多年,李仪婷老师发现,等到父母愿意主动来学习,通常是他跟孩子的关系已经出现问题。因此,是不是能先调整,借由法律让父母意识到打骂是不良的管教行为,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避免受到伤害,也期待亲子关系可以更融洽。
台湾父母管教现况
民风的不同,华人的亲子关系确实比国外来的紧密,因为父母付出很多的心力在孩子身上,但相对属于比较高压、控制型的管教。如何在这之间取得平衡,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又不失去亲子间的连结,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从爬山看东西方教养观。(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从爬山看东西方教养观
李仪婷老师分享她之前去爬山时看到的情况。多数带着孩子到户外踏青的爸妈,总是一边走一边不忘叮咛孩子,「小心不要跌倒啊!」「那里很危险,不要上去!」「不是跟你说了不要跑吗!」这些是你我再熟悉不过的景象。比较不一样的画面是,途中看到了一个外国爸爸带着一个约5岁的女儿去爬山。小女孩企图爬上一个大石头,她的爸爸就在旁边看着,过程中爸爸没有出口也没有出手,就是在一旁守护,陪伴着孩子冒险。爬到很高处的女孩大概意识到自己爬不上去也下不来了,这个时候她开口说:「爸爸抱我!」爸爸这才过去把她抱下来,然后跟她讨论爬上石头是什么感觉。
李仪婷老师谈到,在西方,孩子18岁以后就是会被赶出家门,孩子清楚知道的是当他长大后必须自己独立,就会意识到自己在18岁之前应该要做好那些准备。然而,在台湾不一样,不要说18岁,就算是50岁,妈妈还是帮你煮饭,担心你有没有吃饱穿暖!
家长拉不了管教界线
在教育现场看到太多家长拉不了管教界线,何翩翩老师表示,在少子化的时代,父母们其实是有自我觉察的,愿意花时间去看书,follow教养专家,想要知道怎么教养小孩。然而吸取各式各样的资讯,对孩子要有爱,要同理,不能吼,不能骂…,太多观念反而绑手绑脚,父母乱了分寸,分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才正确。现在小孩这么难教,也有夫妻宁愿不生,或不愿再生第二胎,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来厘清管教孩子的目的
孩子是个不成熟的个体,父母的正确管教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何翩翩老师在新书《为管教立界线》中,将管教孩子的目的分成以下四个面向作说明。
孩子是个不成熟的个体,父母的正确管教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成长。(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1. 安全性考量:当孩子可能发生危险,或误判自己的能力时,有关安全的问题大人一定要出手。
2. 行为界线: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他人或群体的权益,或是违反了文化中的价值传承,我们都应该要进行管教。例如看到长辈打招呼、公共场合不喧哗等。
3. 学习承担合理的后果:这是孩子「控制力」的一种展现,不是因为害怕被处罚或被威胁恐吓后的反应。真正的管教应该是让孩子「服气」,这样一来,不但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也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负担应有的责任。
4. 面对现实:要让孩子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学会如何面对不快乐」!也就是挫折容忍度!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懂得活在快乐的「无菌室」中,将永远无法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
适当的管教而非过度的保护
现在很多小孩被家长保护得太好了,碰到一点挫折就把「我不要上学了!」挂嘴上。以现在常讲的高敏儿为例,何翩翩老师说明,我们可以理解有些孩子的特质的确是偏高敏,但家长应该要知道的是,如果孩子是高敏儿,你更应该去拉大他的弹性,让他拥有挫折容忍度,而不是让高敏儿成为他的挡箭牌,一发生事情就说因为我们家孩子是高敏儿,而合理化他的行为。家长请退一步,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的生活技能。
不打不骂该怎么管小孩?
以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效果很有限,孩子不做这件事其实只是因为害怕被打骂,而不是服气。今天大人不在,孩子可能就会故态复萌,如此只会养出阳奉阴违的孩子。
不打不骂该怎么管小孩?(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拉起管教的界线,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如果孩子今天不好好吃饭,提醒过了、时间到了,就是把饭收走。何翩翩老师指出,这件事的自然后果就是他会肚子饿。过程中父母要避免情绪化的表现,像是「你看你就是不好好吃饭,所以现在饿肚子活该!」也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或撒娇而退让。如果孩子哭着说「拜托再让我吃一口,我会好好吃饭!」妈妈就心软妥协,看着孩子边哭边吃又于心不忍,怀疑自己的决心,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下次又会故技重施。管教的界线大人自己要先踩稳,该处理的就是处理,不能退让妥协,成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教孩子自己吃饭好花时间,不如直接喂他比较快?!
很多时候教孩子的确是件麻烦事!顺着养容易多了!比起要教孩子吃饭,不如直接喂他简单许多!何翩翩老师指出,问题就在于喂孩子吃饭,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养成,小肌肉的发展,还有照顾自己的能力都不见了!只是因为爸妈觉得喂饭比较省事,这就是在管教上面出了很大的问题。
跟孩子谈选择跟承担,把主动权给孩子
孩子比较大一些,可以听得懂爸爸妈妈的话时,就可以让孩子练习选择跟承担,李仪婷老师提出。例如在孩子打电动超过预定时间却停不下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你现在继续打电动用的就是这一个礼拜的电动时间。让他知道他得付出未来的时间,他可以自己做选择并学习承担。如果孩子选择继续玩,那么未来一个礼拜就要确实停止他的电动时间。
当孩子只想着出去玩,却不想写作业,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你今天在3点前完成功课,我们就能出去玩,提早写完就能提早出去喔!孩子就会思考他要赶快写完,还是慢慢完成。
跟孩子好好聊,怎么做选择,可以获得或损失什么,孩子其实比你更聪明,他会做出他想要的决定。
父母的自我学习:换个语气好好说
什么是选择跟承担?和威胁有什么不一样?李仪婷老师说明,口气的不同就差别很大。
「你再不写,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你自己看着办。」这是语带威胁的口吻。
「宝贝,我们如果等一下要出去玩的话,你就要调整自己的写作业速度啰!」这是让孩子学习选择的语气。
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两者的口气是截然不同的。过去仍受传统教育长大的父母,对待孩子的语气其实承袭着上一辈教育我们的模式,要改变的确得费一番工夫,然而当你实际改变了会得到的是一个全新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把主动权放给孩子,孩子就能学着长大。
亲子关系重点在于连结,让孩子觉得被爱是很重要的。(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不严格管不住孩子吗?
亲子关系重点在于连结,让孩子觉得被爱是很重要的。因此,李仪婷老师认为,管教孩子的语气上不需要强调严格,坚定才是重点,而姿态上是温暖的。
坚定是重点,讨论有弹性
在给予规范时,保留适度的弹性。李仪婷老师喜欢孩子跟她沟通,鼓励孩子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一起讨论。以前述的写功课为例,如果孩子提出:「因为功课很多写完就会超过3点了,我可以不要全部写完吗?」此时可以跟孩子讨论替代的方案,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说服了大人,我们就可以适度调整我们的坚持,「好,那你至少完成一半,我们就提早出去。」当一个规范没有讨论的空间就会是严格,有讨论的弹性,孩子会知道爸爸妈妈愿意听我说话,他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会知道大人是愿意理解他的。
「核对」孩子内心的想法
给孩子讨论的空间,孩子会不会得寸进尺?反而被孩子吃死死?李仪婷老师提醒,沟通不能只做一半,大人要记得「核对」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那我功课先不写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去玩!」
大人:「我知道你现在就很想出去,那你告诉我你写功课的规划是什么?你现在出去玩的话,什么时间会写功课?」当我们这样提问时,就是在讨论孩子的责任。
孩子:「我回来再写就好。」
大人:「现在出去回到家可能是晚上9点,这个时间得睡觉了。」
核对孩子内心的想法,借由大人的提问让孩子知道问题在哪里。在这样的对话模式下,亲子关系是连结的,孩子和父母是同步成长的。
当孩子挑战父母底线时
冲突的当下还想着要怎么去说服你的孩子,跟他讲道理,一定要他听你的,那就只会有越来越大的冲突!何翩翩老师提醒,此时要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先跟他连结上。让孩子知道我还是在这边陪你,让他慢慢稳定下来,然后才来处理教养的问题。
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先跟他连结上。(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先接住孩子的情绪,试试看转移他的注意力
若孩子因为不想收玩具而大哭大闹,我们可以拿起旁边的故事书,「你上次不是说想听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先利用他有兴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把高张的情绪安抚下来。之后再适时的回到收玩具的事情上,「好啦!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收玩具吧!」何翩翩老师表示,通常这个时候小孩会愿意行动,2、3岁的孩子这样处理就好了,不需要硬碰硬。偏偏很多家长习惯做出直接地反应:你现在就是给我收,你哭也没用!等到孩子哭累了,可能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结果什么也没解决。
情绪是大火,火来了快跑!
李仪婷老师在新书《一句教养》中提倡一句口诀:内线法,拆开就是3个步骤,内在、界线、方法。第一个内在,当情绪来的时候,要记得情绪是大火,火来了快跑!指的是不要处理。
意思是当孩子情绪暴冲,挑战你的底线时,大人不要在这个时候被卷进去,可以拉远一点,陪伴在旁边就好,不需要立即处理。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心情不好,我在这边陪你。」如果你说不出口,至少就陪在他旁边。如果父母觉得连待在旁边也会崩溃,李仪婷老师建议,那么就把距离再拉远一点,你可以先把关心丢给孩子,「孩子,我知道你现在生气了,我的心情也不太好,我先去房间休息,等一下我会回来找你。」这是爱的语言,代替你留下来陪着孩子,你就可以先离开现场到其他地方。
这个不处理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在稳定。如果一个大人内在不稳定,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卷进去,两个情绪不好的人处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大爆炸。
我尊重你现在的选择,而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当孩子听不进去任何语言的时候,就代表他的内在也不稳定,这个时候就不是沟通的时机。等到孩子不哭不闹,大人也没有稳定度的问题了,再回来跟孩子对话。
李仪婷老师提醒,即便孩子不想沟通,你也要告诉他,「我很想跟你聊一聊,但我知道你现在不想谈,没关系我会等你。」爱的语言要带到,孩子会感觉到我是被爱的、重要的,那么他会慢慢地随着父母的牵引而连结。
你可以有情绪的发泄,但不要让说出口的话变成会伤人的刀。(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重点在于亲子连结,而非努力维持理智
每个人都有情绪,父母在争吵过程里情绪会高低起伏是正常的,李仪婷老师认为,爸爸妈妈不必过度要求自己,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感觉伤心的时候也无须隐藏。要记得的是,你可以有情绪的发泄,但不要让说出口的话变成会伤人的刀。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孩子你这样做我很伤心」,但不要说「你怎么可以做这件事情,我真的很后悔生下你。」 要把伤害跟情绪做清楚的区分。
父母也只是一般人不是圣人,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稳定、失去理智的时候,重点在于事后的连结。「宝贝,我刚刚很生气不小心说了重话,如果伤害到你我很抱歉。」这就是连结,让孩子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跟他一样也会有情绪、也会不小心,重点在于连结而不是努力地维持理智。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重要的礼物。(图/婴儿与母亲提供)
大人也会生气,但愿意为了孩子打掉重练
何翩翩老师也不觉得大人不能生气,孩子很挑衅的时候真的很难没有脾气,在你觉得还可以控制的范围以内,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不可以用这种恶劣的态度对我,你这样讲话我很生气。」若发现你已经有点控制不住,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现场。比较理想的状况是旁边还有其他照顾者,可以让别人来接手,让陷在情绪里的大人和小孩都能稍微冷静一下。
如果是自己带小孩的全职妈妈,身边没有其他帮手,何翩翩老师分享6秒原则,肾上腺素分泌的高峰是6秒,提醒自己不要被大脑控制情绪的杏仁核绑架,只要度过这6秒,生理上就会冷静下来。
试试看这样做:做6次深呼吸,想6件最近快乐的事情,或是念出眼前看到的6样东西,如窗户、窗帘、电视、沙发、笔记本、杯子,冷静6秒,帮助自己不失控。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重要的礼物,何翩翩老师认为,借由孩子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并觉察自己,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得以再一次体验人生。也许有些压力,挫折一定也有,然而只要用对方法,并以爱做调味,在看到孩子成长茁壮的同时,我们也蜕变成了更好的大人。
本文作者:江睿毓
(本文摘自【婴儿与母亲】2023年7月号)
【婴儿与母亲】2023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