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有利于共产党──蒋介石与国共和战(十)

林彪。(中新社资料照片)

马氏似有所悟,29日,他向周恩来提出停战条件,必须共军退出长春,归中央军接防,双方停战以后再谈条件。否则彼不愿再任调人,由中共向中央直接谈判矣。蒋赞勇气可嘉,告以「此实为解决东北问题之唯一办法也。」。周恩来对马氏之建议,未作具体之表示,但称必将马之谈话内容及建议之条款电知延安,并谓恐须至星期三(5月1日)始可得到复电。

5月1日,毛泽东指示东北林彪说:

蒋介石已拒绝马歇尔民盟和我党三方同意之停战方案,坚持要打到长春。因此,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

须准备长期斗争

东北四平之战,已经开打,起初国方受挫,共方气焰更甚;加以经济情势窘困,物价高涨,社会不安,外交不利,政治处于劣势。似亦骑虎难下,四平街激烈的战斗,是在5月5日国军攻克辽东本溪之后,新六军之新三十三师及七十一军之八十八师,迅即移师北进,于14日集结开原,协同原在四平街周围地区的新一、新六及七十一军,对四平街的林彪共军进行激战。这三个军乃国军之精锐。终于十九日击败林彪之中共军而收复四平街。

共军退出四平街后,长春亦告不守,国军于23日进入长春。这天,蒋介石偕夫人飞临沈阳。但马歇尔对国军进占长春,甚不同意。蒋致函行政院长宋子文向马歇尔说明我军进入长春,对于和平统一只有效益,而毫无阻碍;而且「确有把握」相信「不久彼(中共)不能不请马特使出而调解」。蒋自记曰:

「东北共军主力既经击溃,应速定收复东北全境之方针,令杜聿明长官部向哈尔滨兼程挺进,必先占领该战略据点,东北军事方得告一段落。」

马歇尔不以蒋之意见为然,他认为:

「此次共军死伤一万二千,俘虏仅四百余人,如是共军主力并未击溃,共军现在避战,如国军跟踪而进,则必延长战线,予共军以处处可以截击之机会」。

毛泽东认为:

「东北方面,我们让到长春双方不驻兵为止,此外再不能有任何让步。美、蒋要打,让他们打去,要占地,让他们占去。我们绝不能在法律上承认他们的打与占为合法。」「总之,东北是未了之局,我党须准备长期斗争,最后总是要胜利的。」

6月3日,蒋介石回到南京,次日马歇尔来谈,向其说明对共方针,并愿自动停攻十天,与共协商。马态度大异以前,「和蔼如仪」。19日,蒋提出协商条件,要共军撤出热河与察哈尔两省,不仅周恩来「惊骇」,马亦「紧张焦灼」「又发牢骚,且以有余(蒋)使之故意为难之感」,蒋决定对东北暂取守势,先肃清热河,占领承德。20日,再接受马之建议,停战延至6月30日。马之建议,也是应中共周恩来的要求;目的是为「推延战争,积极准备反击。」因此,其间商谈的问题如停止冲突、恢复交通、整编军队等,只是在讨价还价。到停战的最后一天(6月30日),蒋问马歇尔,如政府暂不要求共军撤出承德,则中共对其他要求能否皆能承诺?马答:中共认为地方政府问题比承德问题更为重要,即使政府不谈承德问题,中共亦不能承允其他要求。蒋曰:「如此,则我虽作最大让步,亦不能求得当前问题之解决也。」并且说:周恩来「所以曰言和平者,特玩弄吾人耳!」

回头再安关内

东北问题既陷于僵局,双方均在剑拔弩张,关内大打一触即发。京沪记者一般多认为打不可免,但打后经济必混乱,不能长期打下去。民主同盟人士的态度比中共还要激烈,主张强硬,坚决不让,要打便打,愿与中共共患难。认为打对国民党不利,因为国民党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国民党区域内有数千万难民无饭吃。美国有些报刊亦在批评国民党,说内战有利于共产党,不利于国民党。京沪杭等大城市人民普遍反战,不满国民党之情绪日益增长,不满美国之情绪亦开始发生。中共认为他们的解放区自日本投降后已发生了很多变化,地盘扩大了两倍至三倍,人口增加一倍半,军队主力由分散而集中,战斗技术提高。土地问题解决,根据地更加巩固,没有了日本人,不管美国人怎样帮助国民党,都比不上日军战斗力。

战争既不可避免,美国对中共的利用价值,显已不甚重要。在蒋拿下长春后,据周恩来之观察,认为马、蒋区别(分歧)日益缩小,「东北案系马提,关内案系蒋提,马并非完全反对」。「因此,美马作用亦值得重新估计。」6月22日毛泽东发表声明,抗议美国国务院6月14日向国会提出的对华军事援助法案,说「实际上只是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指示各地党委,说是「美国对华军事干涉已日益露骨」,要他们动员群众举行示威大会,要求撤回驻华美军。对于马歇尔不要公开说他好,也不要公开说他不好,在谈判中仍须经过他来缓和局面。就是说:暂时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7月7日,延安中共发表《「七七」九周年纪念宣言》,对美攻讦。次日,俞大维部长向蒋面报与马歇尔谈话情形,谓马对共宣言肆意攻击美国,甚感不悦。蒋记曰:马氏对共已无希望,且已生恶感;希望国府与彼合作,使其任务不致失败;一方面希望国府胜利统一,另一方面绝对不愿国府用军事解决中共;彼之最大心病,甚恐引起全面内战,兵连祸结,俄国干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也。(选摘自《蒋介石与国共和战(1945─1949)》)(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