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人才提升海洋事务交流 成大与海洋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成大校长苏慧贞海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仲威,分别代表双方签署跨领域人才培育与海洋事务合作备忘录。(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成功大学以丰沛的学术研究能量,长期投入海域工程、海洋保育和海洋科技等研究,8日上午成大校长苏慧贞和海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仲威,分别代表双方签署跨领域人才培育与海洋事务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跨领域人才培育及海洋事务合作事宜。

成大将协助规划并开设符合政策实务的跨领域硕、博士课程,海委会也将推荐所属人员前来进修攻读研究所,共同培育海洋领域之多元知能人才。双方亦将共拟海洋科学技术、海洋保育、海域安全等科研计划,以学术专业结合产官研能量,为海洋领域共尽心力。

苏慧贞表示,跨领域人才培育方面,短期内将分为三个面向进行,首先是成大的专长之一的船模研究,身为海岛国家台湾在造船方面有很强的经验基础,希望在此基础下,未来双方透过基地、国际设备的建置以及专业人才培育,给予国家在国防造船工业上更大的支持;第二个面向是海洋能源,成大长期专研海洋能源,尤其是黑潮所产生的潮流发电能源,希望在海委会的专业人才加入后,能有更大规模的突破;第三个面向是成大过去较不熟悉的海洋微生物菌种研究,我们预期在未来这将会是一大海洋研究重点,同时也会是将来努力专研的方向之一。

李仲威主委致词时表示,成大与海洋委员会有很深的渊源,成大前校长黄煌𪸩为海委会第一任主委,对于海委会的基础扎根有很深的投入与付出,而今日来到会场的7位海委会主管中,即有2位是成大的校友。随着时代进步,未来要培育的将会是能串联各专业的跨领域人才,因此人员的进修,甚至是回校在职训练将会是未来很大的合作重点。今日的合作备忘录签署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期待双方能把合作的成果带到未来,有效率且积极的推动到海洋相关的各领域。

签署仪式会后举办座谈,邀请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气候变迁下台湾的海岸环境生态保育与永续发展,主题包括:云嘉南滨海沙洲环境变迁对牡蛎养殖冲击评估及调适技术发展、海岸生态栖地评估模式研究及改善对策研拟智能化海洋牧场绿能永续发展研究。

成大于海洋研究及海洋保育相关领域的教学及研究资源丰富,1950年成立水工试验所,致力于海洋与海域工程的学术研究;2006年成立海洋科技与事务研究所,以科技、管理、法律和政策四大领域为主轴培育出在海洋专业领域中具有专业能力且放眼于国际的人才;2009年成大在安南校区成立海洋生物鲸豚研究中心,投注于鲸豚搁浅救援与海洋生物的研究。

设立在南部地区的海洋委员会,主要为统合规划及推动海洋事务与海洋政策。海委会下辖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国家海洋研究院,致力推动海洋事务健全发展,以促使台湾朝向生态永续、海域安全、产业繁荣的目标持续前进。

成大拥有九大学院之完整教育能量,秉持地理位置与丰富学术能量之优势,成大与海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能为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海洋保育、海域安全的交流尽一份大学社会责任,也为海洋事务开启学术与产官研单位合作的更高端新页

・狂扫炉烤牛排螃蟹海鲜、哈根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