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伴随肠躁!压力、睡眠不足成病因 医推新药助改善
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神经科医师龚玮翎指目前治疗偏头痛,可使用新型药物配合肉毒杆菌注射缓解,患者也需要搭配调整生活习惯。(罗浚滨摄)
40岁林小姐从青春期开始就有偶发性头痛症状,近几个月天天头痛,甚至伴随肠躁症,严重影响工作,到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求诊,神经科医师龚玮翎使用新型药物配合肉毒杆菌注射双管齐下,林女经住院3天治疗后,头痛显著改善,肠胃问题缓解,连思考也变得更顺畅,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龚玮翎表示,偏头痛和交感神经亢奋有关,许多患者对头痛认识不足,往往长期忍痛,因为头痛一直吃止痛药,伴随忧郁、失眠,导致肠胃不好,引发肠躁症,甚至胃溃疡吐血,长期吃止痛药,对头痛恐会影响肾脏功能,建议用正确药物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不须吃到止痛药。
偏头痛为全球盛行的疾病,在台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受偏头痛困扰,许多患者处于经济主力年龄,若未妥善治疗,不仅影响工作成效,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及人际关系。
龚玮翎表示,偏头痛治疗近10年来全球发展迅速,几乎每2、3年都有新药问世,除已知的肉毒杆菌素注射及针剂抗CGRP生物制剂外,今年更推出口服专一CGRP通道拮抗剂,惟部分药物仍需自费使用,让许多过去治疗失败的患者重获「头脑轻盈」的感受。
龚玮翎指出,偏头痛跟过敏一样,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跟偏头痛共处,有睡眠问题或长期处在高压环境,或是长期使用咖啡因,容易造成头痛频率增加,透过药物和打针治疗缓解后,需要搭配生活习惯调整,例如运动,降低生活压力等。
神经科主任陈睿正强调,每位患者的病况不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需经神经科医师审慎评估,单一治疗或「偏头痛鸡尾酒复合疗法」都需因人而异,院方设立偏头痛特别门诊,透过与神经专科医师的双向沟通,患者在治疗后都能积极改善工作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