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传播假新闻就是诈骗集团
▲资讯时代,人人轻易透过手机、笔电在纲路社群平台上接收、发布,或转贴讯息,为生活带来,但也同时引发许多错误讯息的问题。(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张小姐吗?你是不是最近在拍卖网站上买了化妆品,你的付款设定有问题呢!…」、「陈先生,我是台北地检署王检察官,你的帐户涉及了洗钱…」、 「王妈妈,你的女儿在我手上…J,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些话语都是电话诈骗的标准桥段,屡见不鲜,但屡屡都有民众受到诈骗而损失毕生积蓄, 受骗年龄层广泛,受骗对象遍及高知识分子到一般市井小民。然在我国警政机关长年的宣导下,大多数民众逐渐建立起警觉意识,接到这些诈骗电话时多能自我提醒,银行临柜人员也多能在关键时候协助民众受骗。在警政机关的努力下,我国对诈骗电话的防治,不仅是诈骗集团的缉捕率大幅提高, 民众的警觉性亦显著提升,这从诈骗集团大量转进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地之现象便可清楚说明。
近年由于资讯传播的载具及网路社群平台技术发达,并且朝向个人化、便捷化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透过手机、笔电在纲路社群平台上接收、发布,或转贴讯息,此乃科技进步所带来知识普及的优点。但正因速度成了讯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很多消息便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被大量传播,轻则大家莞尔一笑,重则影响人民生活秩序,更重者将影响国家安全。
就拿影响民众利益而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发生在今年初的「卫生纸之乱」。 还记得今年2月坊间及新闻媒体传出卫生纸将大幅涨价之消息,导致各大卖场出现民众抢购卫生纸的乱象吗?乱象持续近一周后,查出原来是某知名卖场所散布的假消息,部分新闻媒体不查更助长了传播效应,使得民众陷入无纸可用之紧张情绪,形成抢购风潮。最近,中南部部分农产品产销失衡虽然是事实,但部分媒体与网路社群以「崩盘」来传述这个现象,不仅与事实真相存在落差,过度渲染传播反而对农产品市场机制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受损的还是中南部农民的权益。
新闻媒体是民众接收讯息的代表,因为其有严谨的审稿机制,故所发布之消息向来受民众信任。因此,无论坊间消息如何传播,新闻媒体在不察真假的情况下便以新闻手法公布,再辅以网路社群的转贴、加工,所造成之负面影响将不容小觑,影响民心、经济之稳定,以及民众利益所受之损害,政府应正视此一严峻问题,并提出具体防范之道。
●作者王皖佳,私立大学助理教授。此文为读者投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