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马政府资讯操作手法

雨苍

自从金溥聪回来台湾接任国安局局长后,马英九政府资讯战逐渐出笼。在此笔者尝试解析马政府的战法,并寻找解决之道。

首先盘点马政府在资讯战上有多少发言管道。马政府可透过政府管道,以官方名义发布声明。政府还可透过许多亲政府的媒体进行发声,或以新闻报导进行误导及抹黑。最后,政府有许多与官方立场相同的团体,可以透过这些团体来加以放话。

透过这些管道,马政府可以做出怎样的操作?由于服贸内容公开透明的展示对政府不利,政府也认为人民不会有时间去看,因此必须不断的重申之前的服贸宣传话术。这些话术不会提到真正的内容,只会提到「这个东西对台湾有利」、「台湾不能逃避开放竞争」、「各大工商团体支持服贸」。

这种情报操作,必须不断的坚守对自己有利的立场,批评学生破坏法治,破坏程序正义,而同时对自己的问题也要略过不提,例如忽略张庆忠的行为对法治的伤害,也忽略国民党以党纪绑架民意的问题。

为了让这些话术具有威力,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马政府要先做出让步的动作,名义上满足学生诉求,但事实上并没有。例如提出一个无法监督政府的政院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满足立法需求的同时,也保有未来黑箱作业的空间,这样做样子的满足,就可以声称是「四个诉求满足三个」。再来则是制作民调塑造出支持的民意。之前是使用亲中的旺旺中时民调中心结果,显示六成民意支持服贸;这次是由国发会自己制作民调。目前网路上已有人接到来自国发会的民意调查电话,并表示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扭曲与话术,企图引导作答者同意政府的方向,而做出来的数据也果不其然的有57%民众反对学生续占国会,这样就可以拿来作为要求学生离开占领的国会议场的民意基础

接着,由各大相关团体发表声明支持服贸,或呼吁学生回家,对于马英九未达诉求之事则以模糊的「四个诉求满足三个」来回应。再来,则是台面下的手法。透过第三方的牵线私下运动关键人士会面并且放话,让核心人物对关键人物产生不信任感,甚至质疑立场,可以逐渐排除重要人士的影响。

透过媒体、小道消息放话,先造神,将社运人士捧上天,待许多人把林飞帆陈为廷的形象等同于社运的时候,再一次把他们抹黑。这个可能是针对道德方面的抹黑(比如乱丢烟蒂之类的),

或是政治色彩上的抹黑(他们是民进党党工)。许多台湾人并不习于独立思考,习于找个对象跟随,当他们发现跟随的对象有问题时,自然就不会再支持这个群体

媒体的捧红,也会让许多周围的人心生不满。一个运动的成功需要许多人的帮助,但有些人急于成名,看到这几个人红了,心中容易产生芥蒂。加上运动路线总会有不满的人士,只要从旁搧风点火,这些人士会借由放话、逼宫等等方式对核心施加压力,导致运动群体的分化、分裂。目前已有群体不断放话意图借由进攻立法院夺取主导权,就可能是这个结果。

一方面透过媒体不断的宣传政府的话术,另一方面不断分化权力核心,导致运动的运作失常,再以抹黑手段降低大众对运动的信任度,最后就可以塑造出政府「不得不出手」收拾学运状况

这些政府的手法,有两个前提:一,大众只听权威者的话,习于跟随盲从权威者,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二,大众懒得去看原文,或懒得去查证消息来源,只想看好入口的简单论述,完全相信媒体给予的论述。这两个前提事实上在大多数台湾只看电视、只听广播的群众身上,是成立的。

所以破解方法就是: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崇拜少数几个人的状况出现。大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想法,而非崇拜林飞帆、陈为廷、黄国昌等人,甚至对于他们的言论,一样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保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力,就算这几个人被斗臭了,自然还会找到新的行动方式。如果跟随、信任的是自己的良心,则运动就不容易被抹黑。二,将资讯透明化,并培养自己查证的能力。资讯透明化帮助更多人查证,方便查证,自然就更容易知道真相,而知道要查证,自然就不会被政府的文宣带着走。

面对政府以旧时代的思维进行的媒体操作,只要我们保有怀疑的心,以及查证的习惯,自然就对这类的论述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而怀疑政府的态度,也正是民主政治的根基。只要我们持续深化民主,台湾的政治人物自然就无法说谎,也会更难以对民众洗脑

●作者雨苍,自由软体工作者,Python软体工程师。目前于上海担任软体工程师,兴趣为社会文化观察。雨苍的介绍:http://about.me/billy3321。雨苍的Google+:http://goo.gl/HsZDM。雨苍的文章采用创用cc by-nc授权发布:http://goo.gl/4GxCZ。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