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谈判:人数「开低」显契机

蔡育岱 谭伟恩

即便是环保倡议人士满腔热血也难敌多数国家因应抗暖冷漠。回想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15次缔约国会议(COP15)暨《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第5次缔约国会议(CMP5)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召开的盛况;包含台湾在内总数高达30000多名的各国代表新闻媒体齐聚丹麦,宣称这是一场充满希望的气候谈判(Hopenhagen),而日前再度竞选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Obama,当时也风尘仆仆地赶往会场,试图促动任何可能的转变契机。只可惜最后希望与契机落空国际抗暖共识难成,各国陷入数字之争。

两年后,在南非德本(Durban)举行的COP17/CMP7与会人数锐减到15000以下,其中有7000多人是非官方非政府环境组织代表和媒体工作人员。虽然人数远逊于COP15/CMP5,但就结果面来说,德本气候谈判与2010年的坎昆(Cancún)会议或是2009的哥本哈根会议无分轩轾三者都缴了一张不及格的全球气候治理成绩单。就这点来说,德本会议参与的人数较少,反而显得是功德一件,因为无形中减少了国际航班往来运输的碳排,还有与会者当地制造的垃圾

此时此刻,距离COP18/CMP8的开幕约莫半个月的时间,依官方统计出席的人数仅仅约6000人上下(以持有效签证者为计算基准)。事实上,会议主办国卡达(Qatar)为了鼓励各国人士与会,甚早便宣布参加本年气候谈判者的签证免费,并且可以透过网路作业完成申办。【注1】 以目前统计人数观之,除非最后半个月内申请者爆增,不然今年的气候谈判会较往年相对更形冷清

依循前述提及的逻辑,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如果会议最后能形成任何有拘束力的新温室气体减量共识,那COP18/CMP8是小而精美,效率极佳;反之,如果与前几次谈判一样陷入僵局或无果而终,至少今年在卡达首都多哈(Doha)会议期间制造的实际碳排与资源浪费会更少于哥本哈根、坎昆与德本。无论怎么看,对暖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全球来说,都是好事一椿。就此观之,人数「开低」的COP18/CMP8已经赢在起跑点上。

详见官方说明文书(页8):http://unfccc.int/files/meetings/doha_nov_2012/application/pdf/cop18_cmp8_brochure.pdf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学副教授;谭伟恩,美国纽约慢食协会志工。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