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契展 惊见连雅堂诉讼纪录
台南市文化局9日举办「清代府城马兵营、小西门古文书契展」。(周书圣摄)
台南市文化局9日于爱国妇人馆举办「清代府城马兵营、小西门古文书契展」,前副总统连战的祖父连雅堂一家,因土地买卖纠纷状告砖仔桥吴家诉讼纪录,也在展览中曝光。策展人吴建升说,连雅堂在《台湾通史》中写下「改隶后,余家被毁,乃居西城之外」,这批古文书契见证当时日本人迫迁台人的历史。
文化局从300多件古文书契中找出最具历史意义的13件,并委托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解读整理,内容可见158年来府城的历史变化。
展出的书契中,还有《台湾通史》作者、前副总统连战的祖父连雅堂家族的土地纷纠纷诉讼文书。该书契中记载,明治32年(1899年),马兵营连雅堂一家因土地买卖纠纷状告砖仔桥吴家,纠纷为何不得而知,但判决书中指出被告吴雹并未出庭,台南地方法院法官田中胜三郎依据原告连雅堂的声请做出判决,并由吴雹负担诉讼费用。
文化局指出,300多件古文书契原存放于台南监狱,后来移转至国发会档案管理局保管,嘉大应用历史学系教授池永歆及吴建升策画「清代府城马兵营、小西门古文书契」展览,展出的文契种类特殊繁多,有典当纪录、缴税纪录、顶让合约等,民众透过这些契约,可以了解台南房价及商业行为的演变。
过去也曾流行「找洗契」买卖习惯,即土地房屋买卖后,因原卖方经济发生困难或当时售价过低,事后卖方再向原买主追加金额;现场展出的「找洗契」记录当时瓦厝卖出金额,约合现今新台币6万元,但后来找洗金翻涨,约合新台币8万7000元,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