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验纳入国考 试委忧滥用

公务人员保训委托研究报告建议,应将人格测验纳入国家考试公务员选才标准,在公务员拔擢与升迁前,参考人格量表作为录用及评定依据,达到让公务员适才适所的目标。不过昨天在考试院会,引发考试委员两极化意见,有人担心人格测验一旦遭滥用、误用,到最后就变成「没有用」。

保训会官员表示,考试委员的意见都会纳入参考,未来若可行,考选部也同意,高考一级即可率先试办,把人格测验纳入考试范围,保训会也将针对不同的公务员设计专属的生涯规划。

为了因应未来公务员考试将人格测验纳入国考范围,保训会正设计开发公务人员专属的人格测验量表,去年开始委托相关研究,针对简任、荐任、委任主管与非主管等不同类别公务员,发出一千二百多份问卷,进一步检测分析认定,人格测验量表比面试更具高度实务应用价值

研究报告显示,高阶文官应具备的人格特质为「严谨性情绪稳定性、友善性、使命感领导性及创新学习」等六个构面,依此设计出量表,并建议国考将人格测验纳为基本选才工具之一,进一步设立门槛,如果得分低于门槛,就不予录取,而人员拔擢升迁,以人格量表做为其中的指标之一,新进录取人员培训,也可参考这六个人格构面,设计客制训练课程

不过这项研究报告,昨天在考试院会引发考试委员两极化反应。据转述,考试委员法官出身的李雅锋举自己为例说,她当法官时,审理一宗监护权官司,其中一方当事人法庭陈述时,声泪俱下,她也跟着忍不住流泪结果另一方当事人认为,法官情绪竟然随着另一名当事人起伏,显然已经偏颇当场要求换法官。以这样的反例,李雅锋后来当家庭长时,就要求法官要测验人格特质。

不过,有考试委员则认为,人格测验有如「X光」,会看的太透彻;有人则说,「这条路一定要走」,企业界可以做,为何政府机构不能?不过有考试委员认为,人格测验分数做为录取与否的标准,实在太冒进,虽然很有用,但并非万能;用在培训上没问题,但要用在筛选、升迁上,还有一大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