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掀牧场收购战

乳企牧场收购战图中新社

2019年底以来大陆企业收购概况

A股投资眼光被新经济概念吸引的时候,蒙牛伊利等大陆制品巨头,正大肆透过并购各地牧场,借以确保乳源、整合产业链,为下一步业务发展提前部署

尽管新冠肺炎景气前景未明带给大陆企业经营莫大挑战,但此时却是大陆乳制品业巨头们趁势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扩张新业务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今年最重要就是收购,主要是买牛,买牧场。而业界两大巨头蒙牛、伊利,正是这波「买买买」的主力军之一。

36氪报导,2020年7月底,蒙牛以3.9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收购港股上市、大陆最大的有机乳品企业「中国圣牧」11.97亿股新股,合计持股17.8%的蒙牛一跃成为后者单一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还超过中国圣牧的董事长邵根伙。

一周之后,蒙牛的竞争对手、大陆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伊利也宣布新的上游投资。9月27日,伊利旗下子公司提出1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收购中地乳业股份,若成功完成收购,伊利将成为中地乳业最大股东。

报导称,从2018年至今,仅短短3年间,大陆市场大牧场已被下游的乳业公司瓜分完毕。

上述两件股份收购完成后,伊利与蒙牛分别掌控三家规模化的牧场公司。伊利阵营包括优然牧业赛科星和中地乳业,奶牛存栏总数约35万头;蒙牛阵营则包括现代牧业,富源牧业,中国圣牧,还有原生态牧业,奶牛存栏总数约40万头。

奶源者得天下

业界表示,大陆乳制品业长年来素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行业共识,大型乳企收购上游牧场股份、投资自有牧场是常见手段。但最近一年对上游牧场收购规模之大仍然少见。而在伊利、蒙牛两大乳企外,还有其他规模上亿元的牧场并购案

大陆乳企大企业接连透过收购掌控上游牧场,进一步稳定奶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光明乳业董事长濮韶华近期表示,「乳企越做越大之后,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全产业链的重要性,将养牛视作保障,这是很多乳企自己做的护城河。」报导指出,大陆散养户与中小牧场由于经营成本高环保法严格等因素陆续退出养殖市场,导致奶牛存栏量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大陆最近15年牛奶产量高点稳定在3,200万吨左右。

如果下游乳企想要新建牧场,但规模化牧场经营上的难度不小,除了前期投资高昂,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环保及疾病也是问题所在。在此背景下,拥有大量万头牧场的上游牧场公司就成为各家乳品业者争取的对象。

上下游整合拓新市场

除此之外,大陆乳业透过上下游整合、协同共用利益,寻找新出路,包括毛利率更高的产品,譬如低温鲜奶、或者是乳酪等制品。新希望乳业先前公布研究资料显示,低温鲜牛奶的毛利率为48.74%,相较之下,大陆当前主流的常温纯牛奶仅为23.59%。

从大陆乳企最近两年的动向来看,伊利、蒙牛等公司新盯上的业务均是低温鲜奶。2018年开始,蒙牛、光明、君乐宝,以及海外的优诺等乳制品公司相继推出低温鲜奶新品。一般预料,在收购牧场动作暂告一段落之后,大陆乳制品市场接下来将会上演一场低温鲜奶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