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器新闻」充斥? 新闻媒体自律协会邀业界人士省思

▲ 新闻媒体自律协会世新大学举办「媒体三器新闻的反思座谈会」。

文、图/李权哲 新闻媒体自律协会于4月7日举办「媒体三器新闻的反思座谈会」,邀请学者专家电视主管代表,探讨来自网路浏览器行车纪录器、路边监视器制播的「三器新闻」过于泛滥,易造成阅听大众社会反感。新闻媒体自律协会理事长吴永干认为,虽然三器新闻有高收视率,但是「新闻不是商品,是一个社会公器」。他期待双方能透过讨论,重新省思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

▲ 吴永干认为,电视台不能完全以收视率为重,应充分省思新闻伦理

▼ 陈清河为世新大学学术副校长,同时兼任新闻媒体自律协会秘书长

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商业同业公会秘书长陈依玫以产业背景简述当前困境。她说,2014年是OTT TV元年(见注),媒体产生结构式变动,电视台面临极大挑战。她指出,相较于网路,电视台有成熟的自律机制。可惜,自律却得到嘲笑,无法获得相对好的价值、价格与尊重。倘若收视率是唯一客观标准,她盼电视台能运用专业、自律的成熟,以报导行使澄清功能,让真相越辩越明。

▼ 陈依玫表示,新闻工作者需展现专业素养,呈现相对真实的内容

洪琼娟提出,面对三器新闻,电视台需要有解释及判读的能力。

新闻媒体自律协会委员洪琼娟分析,「三器新闻」的最大问题是─来源非直接采访,而是间接使用素材。除了第一线记者需具备判断能力编辑需发挥守门人功能,还得培养大众阅听素养。委员李念祖进一步表示,身处在资讯过度化的年代,「三器新闻」将内容供给者的概念翻转。电视内容业者必须具备Edit Value(编辑价值),才能展现专业性,引领受众市场

▼ 胡幼伟说,分众时代已经来临,电视台应做好「内容区隔」的看法。

委员胡幼伟认为,分众时代已来临,电视台应该互相合作,成立类似「中央社」的部门,一组人专门采访重大新闻,回来供稿。并分为国际、财经、文教、政治、社会路线,做好市场区隔,即可达成业主、电视、观众三赢局面。委员叶明德亦建议,未来自律协会可以和学术、社会团体合作,争取赞助、成立新闻奖,借此探讨新的典范,提升媒体素养。

▲ 三立新闻部总监蔡莞莹出席「媒体三器新闻的反思座谈会」,回应批评指教

▼ 蔡莞莹强调,「三器新闻」背后必须富有议题性、故事性

三立新闻部总监蔡莞莹解释,电视台不会只做「纯粹」的三器新闻,背后必须有议题、故事性。而当今媒体环境严苛,面对观众对国际新闻的渴望,各台目标一致。去年,该台节目《消失的国界》团队赴伊拉克采访,无论从签证取得到入境采访均遭遇重重困难,报导出来之后,收视却不比友台同时段节目,令她不禁感叹:「为了坚持理想,必须花十倍力气来完成。」 注:OTT TV为「Over The Top TV」缩写,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电脑、机上盒、智慧型手机等。 ▼ 李念祖分析,在收视碎片化的年代,电视台该思考如何引领受众市场。

▼ 叶明德鼓励新闻媒体自律协会未来可与学术及社会团体多多合作。

林圣芬亦为新闻媒体自律协会委员,他盼官方能建构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基本准则

东森新闻副总孙嘉蕊相信,「三器新闻」只是一个暂时阶段,并非永远乱象

▼ 中天新闻部总监周诗渊回应,电视台对新闻查证很要求,盼能做出有价值的新闻。

▼ 壹电视新闻部副简振芳认为,既然电视台快不过网路,那就要更坚守新闻伦理。

▼ 学者专家与电视台主管代表在座谈会上展开热烈讨论。(图/世新大学提供)